两口子应该怎么分摊钱
今天周一,念一封来信。
上周我们提到了,正好今天的来信就是关于夫妻之间开销的,很多朋友真的不知道一个家、都上班的两口子应该怎么管钱、怎么支出,那咱们一起看看。
熊师傅:
我是一个全职宝妈,因为和婆婆合不来,辞掉了白领的工作。
老公的公司内部改革,待遇也不如以前好了,这两个月有超支,但是都是花销在家庭上,我们争吵了好几次。
我打算重新工作,他虽然同意我工作,但说我工作就不会给我生活费之类的话,让我很心寒,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在乎我的感受了,我该怎么办?
T
T:
你好。
你丈夫跟你说,不给你生活费,这句话是不对的。
如果一个男的上班挣钱,女的在家里做主妇,那他给妻子的钱应该包括两部分:
日常开销+主妇劳动报酬。
前者是公共开销部分,后者是给你的私人部分。
当你开始工作之后,他可以减掉的是后者(前提是他会和你一起分担家务),绝对不能减掉的是第一部分。
你可能会说,这个也要分吗?
当然要!
今天就说说夫妻之间管钱的四个原则:
公私分开、钱账分开、互谅互让和盈亏共担。
一一解释一下。
先说公私分开:
建立一个夫妻共管账户,来应对家庭必要的开销。
基本上就是孩、贷、租、菜、电、水、气、网。
有人可能会说,好麻烦,大概算一算,一人一半不就行了吗?
为什么你家闹矛盾啊,就是因为你这种粗枝大叶大喇喇的性格。
和每个账单都AA相比,这种管理方式权责明确,也能够督促你们两口子存钱。
读这个公号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家,老百姓家孩子,不太可能大手一挥,每个月给媳妇三万元买菜钱,那这种公私分开的制度就非常必要了。
私账也未必是给人挥霍享乐用的,对中年人来说,私账的一个重要开销可能是赡养自己父母、日常人情往来的费用。
活着,很不容易。
然后说钱账分开:
一个人管钱,一个人管账。
最好是收入低、没有不良嗜好的那一方来管钱,大多数家庭当中,这个角色是妻子。
收入高的那个人管账,账户的动账提示放在管账的人那里,如果管钱的人花钱,管账的人能看到。
有人说,两口子,还有必要吗?
有,你可以忙,可以不看,但我必须要让你知道,这就是对你的尊重。
两口子之间客气点,能长久,啥都不在乎,觉得对方随时可以为自己付出,反而容易出问题。
然后是互谅互让:
前面提到的两个是硬原则,一定要执行,但拿多少钱进公账,用什么比例来负担公账,这事要看每个家庭的情况而定。
比如说丈夫月入10000元,妻子月入5000元,双方确定6000元的公账数额,让丈夫缴纳4000元,妻子缴纳2000元,这是用收入分担缴纳,也可以丈夫和妻子各支付3000元,这是平均缴纳。
注意,平均缴纳不是公平,也不是公正。
一个月入10000元的人多拿1000元,他虽然不乐意,但肯定拿得出来,但一个月入5000元的女性拿出3000元来,她可能会非常痛苦。
一个包子对饱汉和饿汉的意义不同,1000元钱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意义也完全不同,一个荷包空空的母亲,是很难在夫妻关系当中争取平等地位的。
如果丈夫坚持认为应该平均缴纳,妻子不愿意,那两个人就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这个时候,强的一方最好能够让一点,简单说,男的让步就对了。
互谅互让取决于感情好,夫妻生活幸福,共同负担家务,沟通顺畅,才有互谅互让,彼此防备,是没办法互谅互让的。
再比如,公账如果有了尾款,可能一方会希望下馆子或者看电影花掉,另一方会考虑滚进下个月做不时之需,这时候大家一定还会有矛盾。
最后说说盈亏共担
公账出现了亏损,应该尽快知会对方:“这个月可能会超支”,然后大家商量一个填补的办法。
如果大多数月份的公账都有结余,只是偶尔超支,那就谁有余钱谁垫上,下个月他少付一点,是可以的。
如果觉得下个月可能不会有结余,那就俩人一起把这个缺口补上。
这里要再推荐一下《逃避可耻但有用》,新垣结衣和星野源在这个戏里面,就曾经为一个电饭锅展开了需要还是不需要,用什么钱买,超支部分怎么办的讨论。
两个人一起参与家庭预算开销的管理,会麻烦一点,但是相信我,绝对划算。有参与感,两个人才会被时时提醒是一个整体,总是把钱交给一个人去管,日子久了,另一个人就会玩世不恭,爱咋咋地了。
管别人的钱、公家的钱,这叫权力,带来的是极大的快感;
管自己的钱,自己的账,这叫损耗,务必让两个人分担。
最后再介绍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叫做“单人决定份额”。
前几天有个同学留言问我,说一个东西是家庭共同支出,自己想买,老公觉得没必要,这怎么办?
在公账当中,可以留一点钱做“单人决定份额”。
公账的钱需要两个人同意再花,但每个月、每个人有一个几百元的单人决定份额(比如200~500元,看你家生活水平),在这个份额之内,你可以一个人拍板一次,多出来的部分你就用私款来补。
有人说,这不等于每个月少交一部分公账吗?
数字上看,一样,但是程序上看,完全不一样,夫妻两人在金钱的使用上,经历了充分的沟通,最后按照程序来花钱,这个意义,大不一样。
花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沟通,尤其那种夫妻俩人不知道聊什么的两口子,晚上回家对对账,琢磨一下下个月买点什么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过日子。
供参考。
太行
p.s
可别觉得“学会了”,现实中的局面要复杂得多。
给大家一个思考题:
男的婚前有一套房,有贷,结婚后房产没有加妻子的名字,也没有约定给妻子的份额,那男的还贷的钱应该从:
A.丈夫自己保留的那部分钱来出,因为这是他的房;
B.丈夫和妻子的公账出,因为妻子也住了这个房;
C.加名字,变成夫妻共有财产,然后一起还;
D.离,房子都没你份,嫁给他干嘛?
这道题在每个网络平台,都会让人们吵成一团。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难处,事情往往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利弊,而是需要有人迎难而上、有人可能委曲求全。
买熊师傅的书,可以移步下面的售卖链接
关于婚恋的短视频,熊师傅还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