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这张牌,应该怎么打?

今年春节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不是“尔滨”对游客的宠爱、也不是海南一票难求,而是福建浩浩荡荡的“游神天团”。

福建本地人自己也纳闷,怎么每年都会举行的游神活动,今年却成了网友关注的焦点,引来大批外地游客和主播实地探访,甚至还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节奏”。

从创作角度来看,“民俗”这张牌,运用得好无疑会成为王炸,而运用不好则会直接牵连到影视作品本身。那么面对这样一张好牌,要如何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不妨结合当下的市场来看看。

民俗元素,锦上添花

福建游神的余热还在,一部带有强烈民俗元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也在近期登陆院线。这一次,我们讨论的重点不在于电影剧本和演员,而是它的民俗元素上。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让人觉得“台湾味儿”很浓,与影片中无处不在的闽地习俗有很大关系。首先,福建台湾等地都有拜神习俗,特别是台湾地区的黑道更是如此。所以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才会在人生重大关口,选择掷圣杯做出决定。

掷圣杯也是闽地特有的习俗,信众在神位前心中默念所求所愿,将圣杯抛在地上,而后根据两片圣杯的正反面,来判断自己的心愿能否达成。陈桂林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后,大受打击,黑道医生张贵卿趁机劝他自首,矛盾之下他选择掷圣杯来做决定。

同样的,在陈桂林识破尊者就是通缉令上的“榜一大哥”牛头,并决定除掉他时,说了个很重要的信息点“我在关公像前掷圣杯,看你该不该死”。作为榜一大哥的牛头,一点反抗都没有的下了线,一方面与陈桂林这个回马枪杀得过于突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根植于他们心中的拜神习俗有关。

其实《周处除三害》中的民俗元素并不多,但出现的都足够恰到好处,并且能够成为解释人物行为变化及动机的理由。这就是一种“民俗牌打得好”的具体表现。

而国产剧这几年,也开始注意到民俗元素的重要性,最典型的莫过于同样取材于闽地民俗文化的《狂飙》。

在临近大结局的那几集,有这样一幕给观众留下过深刻印象:“高启盛在逃亡的船上,内心极度不安、对前路迷茫和无助的他,闭目虔诚地礼拜神明之后,掷了一对杯筊,之后高启胜就回到了京海”。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在逃亡的关头,选择掷杯决定自己的命运?就像前面说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受闽地民俗影响很深,逃亡对高启盛意味着一辈子的东躲西藏,这对于自视甚高的他本就是一种难以接受的事情。而掷杯的结果,更是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这样的情节处理,则让观众大呼“这味儿对了”,甚至有热心闽地观众向其他人科普,“在我们这边,做事情前掷杯很普遍啦,这个细节特别真实。”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实大部分城市的样貌确实变得越来越像了,但是民俗这种根植于地方的文化,却是大不相同。所以在影视作品屡屡被批同质化的今天,民俗元素成了将不同地域文化剧集区分开的一种关键元素。

但必须指出的是,掷圣杯也好、游神文化也罢,在影视剧创作中更适宜作为推动剧情或点缀的元素出现,而非剧集刻画的主体。前几年有不少小众电影也试图从“民俗”身上做文章,比如出马仙、叫魂等等,但最终因为内容滑向了传播封建迷信,而彻底失去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换言之,影视剧中的民俗元素是锦上添花的配菜,而非大费笔墨的主咖。

民俗热潮,如何导正

看过了影视作品中对民俗元素运用得当的优秀案例,不妨再说回眼下互联网上的这股民俗热潮。

福建游神的热度远比想象中猛烈与持久,很多东家(塔骨拥有者)更是干脆开了自己的直播账号,甚至还有人生出了直播带货的打算。

一般来说,有游神传统的地方以闽地村镇居多,直播或带货,也是他们被外界看见或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但根据观察及网友评论反馈不难发现,面对这“泼天的富贵”,该怎么接住是个问题。

目前较为主流的方式,是东家或者熟悉游神文化的主播,在直播间内做科普,给观众讲述福建游神文化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些“神明”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东家”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等等。

但必须指出的是,因为这几年游神的造型及塑像开始向着年轻人审美靠拢,所以很多神明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而这其中又不乏有心人趁机谋利。

同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福建游神身上,官将首、社火等其他地方民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实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是很热衷的,也希望看到传统文化做大做强。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并不了解,甚至干脆自己总结出来一套“规范准则”,这种自行总结的规范,很容易落入饭圈化的窠臼,最后被有心人利用。

这就说明,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民俗文化热潮中,如何导正大众取向是个关键。首先,平台侧当然可以通过数据抓取、审核等方式,来避免有心人的浑水摸鱼。

其次,或许专业的机构入场,也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从目前直播间的内容来看,很多主播属于想到哪儿讲到哪儿,或者根据观众提问进行回答,直播间的内容不成体系,也没有连贯性。而专业机构入场,一方面能够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助力直播间从猎奇向转型为知识型。

另一方面,闽地大小村镇都有自己的游神文化,这也意味着同质化的出现,换句话说就是“卷”。而“卷”,又是最容易催生饭圈化的诱因。专业机构能够帮助不同的主播,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内容,这样大家不必“卷生卷死”,都将有被外界看到和关注的机会。

最后,则是与文娱作品之间的结合。

因为“福建游神”走出去,只是个开始,关键是让那一个个村镇走出去。相信经过这一波“游神热”,明年春节左右就会有旅行类综艺选择“福建游神”作为刻画对象,而且旅综不仅能够把游神文化进一步推出去,还能更深入全面地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生百态。

当然,影视剧也可以选择这些地方作为取景地,又或者在创作采风时,吸纳化用当地不同的民俗文化,就如前文所说民俗文化用得好,绝对会成为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结合短剧,更有可为

时下短剧仍是热门,而短剧精品化亦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民俗与短剧的结合,则更能达到1+1>2的结果。

与长剧集相比,短剧的爽点更密集,而且题材上也可以更天马行空,比如重生、穿越等都可以作为短剧题材。这种题材上的灵活性,正好可以把民俗元素嫁接进来,为剧集增添氛围感。

此外,短剧也是非常适合做文旅结合,打好地方牌的一种玩法。而民俗文化,又是诞生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下,所以民俗+短剧,同样能够为文旅结合提供助力。

文旅结合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文娱作品的号召力,让观众了解某一地区,继而产生好奇心,愿意去线下探访。而民俗元素,对当下年轻人有着强烈吸引力,甚至一些在当地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东西,一旦经过网络发酵,就会有大批人慕名而来,而民俗短剧也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只是不被人所知而已。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当地年轻人则表示,自己不是不想继承传播本地民俗,但不得不先考虑生存问题。

但如果有人愿意为了了解当地民俗而来,那这种地方民俗文化逐渐消失的情况,就一定会得到解决,而且还会顺带着拉动一波旅游经济的发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网红城市昙花一现的例子,原因就在于同质化,走红之后盲目复制,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而民俗文化,却是那个可以保持新鲜感的关键。

这是短剧能够带给地方民俗文化的好处,而短剧自身也能从中受益。比如短剧创作者一直想撕下来的标签就是“快餐化”“没营养”,可如果民俗短剧这条路能走通,短剧不就摆脱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了吗?

同时,很多地方政府是渴望走出去的,因此对于短剧创作者他们的配合度会更高,也愿意配合做一些更大胆新鲜的尝试,有了地方政府牵头,对于短剧创作者而言,无论是置景、拍摄,都会变得顺畅很多,整个创作环节会更丝滑,也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内容本身上。

说得更实际一点,搭上了地方文化的船,在对外宣传方面也会有更多资源倾斜。短剧行业一直不够健康的投流模式,也能得到改善。同时,商业变现方面,也可以有新的玩法,比如在短剧中植入当地特色食品链接,观众点击即可购买;又或者请来剧中主创以实地直播的形式,揭秘剧集创作的台前幕后,顺带安利当地风土人情,同时卖货等等。

当然,发生在电影市场的故事已经告诉后来者,民俗文化把握不当就容易走入封建迷信的歧途。或许在题材创作时,可以以个人成长作为主线,辅以民俗文化元素,以避免把控失当的情况发生。

总之,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有着空前的热情与探究,而这种大众情绪又可以反过来告诉影视创作者们,未来的路将走向何方。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短剧行业出现,以民俗文化为题材的爆款,也希望这样的爆款能够引领行业走向更良性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