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水利庞大复杂 展先民智慧

2016年3月15日,工作人员在杭州余杭区瓶窑镇考古现场挖掘探沟。(新华社)

2018年6月26日,观众在良渚博物院观看出土的陶器。(新华社)

2011年3月9日,发掘中的良渚古城遗址。(新华社)

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成为大陆第37处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实证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稻作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度成就,包括春秋战国时的灵渠、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以及宁夏引黄古灌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灌溉遗产,今后也可望受到大陆申遗「关爱的眼神」。

专家学者指出,身为5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一个早期国家的中心所在,良渚以其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等级分明的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玉器,成为探讨整个东亚地区早期国家复杂化程度的样本。关于良渚水利系统的最新考古发现,也成为申遗文本的一大亮点。

具防洪灌溉运输功能

自1936年以来,逾80年持续进行的考古工作,逐步体现出良渚遗址的文化价值。自2009年考古人员发现彭公岗公岭水坝起,迄今诸多的证据显示,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设之初,透过极其智慧的通盘考虑,在上、中、下游兴建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农田灌溉和运输等综合功能。

2016年发现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良渚先民治理约50余平方公里的流域,并让王城外围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受益。拜此一水利系统之赐,周边土地成为稻作良田,不仅让良渚文明繁盛近千年,也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发挥其无可取代的作用。

专家学者指出,良渚先民与水打交道的智慧,在水利工程中随处可见。例如建造古城所需的石材、木材、竹材,来自与上游堤坝相连的深山。透过不同层级的水坝把水位擡高后,再把石材、木材、竹材等置放水里,经翻坝的形式运下山来,再转由附近的河网运输到古城周边、供筑城之用。

中国水利史提早千年

至于在部分坝体的关键位置,良渚先民采用「草裹泥包」的方式堆垒加固,此一工艺类似于现代人抗洪时,运用草包或编织袋装土筑坝,不仅增加坝体抗拉强度,让水坝不易崩塌,而且加快堆筑速度。

此一水利系统与「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紧密结合,除水利科学的意义外,更让中国水利史由现知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往前提升千年。不但就工程营造、人居环境、交通运输等方面而言意义重大;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史与规画史,也具有极高价值。如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水利系统堪称「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