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铭聪》为什么大文豪苏东坡考进士时没有取得第一名?
林铭聪》为什么大文豪苏东坡考进士时没有取得第一名?(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林铭聪专栏】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创举,在历史上存在有一千三百余年,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曾经在社会演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无缺,只能要求是「三公」,即是「公平、公正、公开」。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隋朝建立,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而摆在隋文帝杨坚前面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保证政令畅通。
隋文帝杨坚深知要彻底摆脱贵族政治的阴影,光靠杀戮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杨坚采取了相对和缓的策略,与很多稳定政局的措施。其中在官僚体制上进行重大改革,不仅创立了三省六部制,而且开创了一种选取人才的方法,这就是被后世皇帝所采用且进化更完善的科举制度。
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原来的「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出身门第。后来隋炀帝杨广设置了进士科,跟随一起建立的还有秀才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察的是经学和时事实务政策,而进士科除了要考这两门之外还要考的还有诗词歌赋,是被选拔者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在三科之中进士科的难度是最大的,所以一般考取的人也是最少的,但是一旦被选上就意味着自己的学问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
「科举」,广义说词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说词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历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最精彩的一场,当属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春天,宋朝礼部举行全国大考,正副主考官为欧阳修和梅尧臣,皆为文坛一流名家。这次考试中,产生了数位炙手可热名传后世,在文学、哲学、军事、政治方面的顶尖人才。
名单如下:八位文坛大家:曾巩、程颢、程颐、张载、章衡、苏轼、苏辙、苏洵。九位宰相:梁焘、林希、张璪、章惇、曾布、苏辙、吕惠卿、王韶、郑雍。宋学四派里的三派始祖:〈蜀学〉的苏轼和苏辙,〈洛学〉的程颐和程颢,〈关学〉的张载。
七个新法改革重要人物:曾布、张璪、章惇、邓绾、吕惠卿、王韶、蒋之奇。
这场考试有个令人莞尔的故事:主考官欧阳修阅读了苏轼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大为赞誉,其他考官也都一致认定这是最佳的文章,当为第一名。但是,欧阳修觉得只有他的学生曾巩才能写出如此文章,唯恐别人认为偏袒徇私,因此将此篇评为第二名。
当名字密封撕开后,映入眼帘的是「眉山苏轼」,欧阳修又惊喜又后悔,惊喜的是文坛出现一位绝世才子,后悔的是没评他为第一名。当年,曾巩是三十九岁,而苏轼只有二十一岁。
其中最经典一句「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大意是说「在奖赏的时候,可奖赏也可不奖赏时,那就要奖赏;在惩罚的时候,可惩罚也可不惩罚,那就不要惩罚」。这句话,把典型的儒家仁义思想,发挥到极致,诠释到精髓。
作者为洪霞文化交流协进会执行长、雾峰林家第九世
照片来源:维基百科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