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需求旺盛 钛白粉企业龙佰集团跨界布局磷酸铁

本报记者 肖艳青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锂电产业景气度高涨,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出现了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的局面,带动相关公司投扩产火热,上半年磷酸铁锂企业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纷纷扩产,天赐材料也大举进军磷酸铁,钛白粉企业中核钛白、龙蟒佰利、安纳达等跨界布局。

据高工锂电数据统计,上半年新增项目产能约150万吨磷酸铁锂材料,总投资规模超400亿元。

拟建设1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

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生产的核心原材料,目前由于磷酸铁锂需求和产能的快速增加,磷酸铁产能存在缺口。

龙佰集团7月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佰利新能源拟与湖北万润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

龙佰集团表示,本次设立合资公司建设磷酸铁项目,可利用合作各方在当地拥有的资源及配套设施优势,为公司磷酸铁项目就近提供硫酸亚铁等资源和配套设施服务,在保障项目原材料供应的同时,降低公司产品生产及运输成本。

此项目的实施是公司为满足市场对磷酸铁的未来需求进行产能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后,有助于公司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公司磷酸铁产品的战略布局,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此次龙佰集团布局磷酸铁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涉足新能源领域了。近年来龙佰集团不断围绕产业链进行延伸拓展,不断在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布局,今年年初就曾公告称拟在河南沁阳设立公司从事新能源电池和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今年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量达到37.7GWh,超过三元动力电池36.9GWh的总产量。磷酸锂电池的快速扩产导致其上游原料磷酸铁供不应求。作为投资主体的湖北万润新能源本身在磷酸铁产业化及技术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通过此次投资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完善在新能源电池赛道的布局,提高公司在磷酸铁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龙佰集团不是第一家进军磷酸铁锂市场的钛白粉企业。事实上早在2013年,另一家主营钛白粉的上市公司安纳达已经涉足磷酸铁的生产,该公司与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铜陵纳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磷酸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今年2月份,另一钛白粉行业企业中核钛白公告,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斥资百亿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进军磷酸铁锂市场。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陈文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钛白粉企业跨界磷酸铁锂材料领域是大势所趋。首先,新循环创造新利润。生产钛白粉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酸、硫酸亚铁等产品进一步加工,生产磷酸铁锂,具有一定的原料成本优势。钛白粉企业进入磷酸铁锂市场,是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创造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其次,市场需求度高。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之一,可应用到汽车、储能、船舶等领域,已成为现阶段最具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2021年迎来磷酸铁锂需求增长大年。”

需求旺盛

短期供不应求格局难缓解

新能源汽车热销,带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达到158.2GWh,预计到2025年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919.4GWh。

“作为电池中正极材料的一种,磷酸铁锂性价比较高,磷酸铁锂可使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高温性能好、环保、价格较低的优势。同时,磷酸铁锂安全性更高,磷酸铁锂具有更强的耐高温性,即便发生猛烈撞击、针刺和短路的情况,也不会释出氧分子,也就不会产生剧烈的燃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开始青睐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的需求在不断回升。”陈文明称。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假定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磷酸铁锂渗透率达到40%,按此推算,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量有望从2020年的13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207万吨,复合增长率高达73%。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磷酸铁、磷酸铁锂未来扩建产能已经分别高达204.5、266.9万吨,到时供需双爆发。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政策信息研究部数据显示:1-6月份,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58.2GWh,同比累计增长173.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售27.2GWh,同比累计增长115.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30.8GWh,同比累计增长260.0%。

锂电池产销两旺带动磷酸铁锂价格一路上涨,据生意社数据显示,1月5日,动力型磷酸铁锂主流报价在36000-38000元/吨,7月22日,动力型磷酸铁锂报价51000元/吨,涨幅超四成。

对于上半年磷酸铁锂价格上涨,胡麒牧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增长远超预期,而供给侧磷酸锂铁产能释放速度慢,因此产生了供需矛盾,导致价格持续上涨。尽管业内企业都在努力扩产,但今年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难以缓解,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供不应求的局面会逐步缓解。

(编辑 崔漫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