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一个吉祥的宋朝红包
(时报文化提供)
古时候没有行动支付,宋朝人出门会带银子吗?
宋朝大多数老百姓出门是不带银子的,古装影视剧里那些人物动不动就从怀里掏出几两银子,高喊「小二打酒来」,这类场景在明朝和清朝比较常见,在宋朝就显得比较另类。为什么?因为铜钱在宋朝是基准货币,而黄金和白银都不是。
从西元960年北宋建国开始,除了四川,全国范围内都通行铜钱。四川通行什么呢?铁钱。铁比铜便宜,所以铁钱没有铜钱值钱,四川人出了四川,必须把铁钱换成铜钱,否则别的地方不认。换句话说,铁钱在四川以外的地方很难花掉。铁钱与铜钱的兑换率是十比一左右,有时能涨到十四比一,最低时能落到四比一,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十比一,即十文铁钱换一文铜钱。四川虽然通行铁钱,但向朝廷缴纳赋税时却必须换成铜钱,这是北宋中央政府为了配合军事封锁,对四川采取的一种经济剥削(北宋初年,四川曾经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属于特例。
假如不考虑四川这个特例,那么铜钱就是宋朝全境流通最多的货币,也是宋朝唯一的基准货币。宋朝财政机构统计收入,以及公布每年的开支,不管是粮食、布匹、茶叶、食盐,还是矿产、香料、瓷器、人力,最终都会折算成铜钱多少多少贯。大将行军打仗,皇帝拨付军饷,哪怕给的是金银,统计入帐时也要折算成铜钱。
王安石变法时期,全国百姓都要按照拥有资产的多少分出等级,等级越高,要承担的赋税就越多。怎么分出等级来呢?仍然要按铜钱来算。家里有多少亩地、多少头牛,都按铜钱估值,再加总起来。
到了南宋,朝廷大规模发行纸币,铜钱在江南地区还被禁用过一段时间,但是纸币上却印着铜钱的面值,或印「一百文」,或印「五百文」,或印「一贯」,或印「三贯」,因为这些纸币都是以铜钱为基础发行的(至少在南宋末年纸币崩溃以前是这样)。南宋后期,老百姓下馆子,点两个菜,拿出面值五百文的纸币去付帐,如果店家没有面额更小的纸币,就得用铜钱找零。所以即便在大规模流通纸币的南宋,铜钱仍然是基准货币。
事实上,为了保证铜钱的流通性,宋朝官府还一度禁止老百姓用金银交易。例如《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徽宗在位时发布的一道诏令:「凡以金银、丝帛等物贸易……,听人告论,以法惩治。」凡是用黄金、白银、丝绸等物品买东西,允许人们告发,经官府查实,按法律惩治。
聪明的朋友肯定看出来了,宋徽宗禁止人们用金银交易,说明有人用金银交易。谁在用金银交易呢?当然是有金银的人。哪些人拥有金银?包括高官、富商,以及皇帝本人。
宋代文献《湘山野录》下卷记载,王安石当政时,某书生登门拜访,讽刺新法,王安石不但不恼,还赠送十两银子。
苏辙给哥哥苏东坡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记载,苏东坡在杭州当知州时,因为爆发瘟疫,他自掏腰包,捐款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建造安乐坊,免费为贫民发药治病。
《武林旧事》第六卷记载,南宋杭州的高级茶楼陈设奢华,「酒器、沙锣、冰盆、火箱、妆盒之类,皆以金银为之。」
张知甫《可书》记载,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当吏部郎中时,给宋徽宗写了四扇屏风,宋徽宗「赐银十八笏」。十八笏是多少呢?「九百两也。」为了酬谢米芾,宋徽宗随手就赏赐白银九百两。
皇帝有金银,高官有金银,民间富商有金银,这些人倘若买田买地买豪宅,这类大宗交易再用铜钱支付就不太方便了,自然可以用金银支付。但是,老百姓可就未必拿得出金银来了。按宋代文献《东轩笔录》记载,孟州(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民间嫁娶,攀比之风渐盛,双方亲家见面,男方须送女方白银一小锭,约重二两。此风一起,当地银价暴涨,原先七百文铜钱就能换白银一两,后来九百多文都换不到,因为大部分农民家里都没有银子,必须用铜钱去金银铺兑换,短期内兑换银子的人多了,银价自然要涨。
说到这里,答案显而易见。宋朝有钱人出门,或许会带银子,普通百姓不太可能,一是因为银子不是基准货币,二是因为朝廷一度禁止金银交易,三是贫民家里根本就没银子。
那么银子是从什么时候进入日常交易的呢?要等到明朝。明朝中叶以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殖民者纷纷到墨西哥开采银矿,再到中国换成商品,于是美洲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成了全世界的银窖,中国从「贫银国」变成「富银国」,白银多了,才有成为基准货币的可能。
(本文摘自《领一个吉祥的宋朝红包》一书,时报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