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学生澎湖从军仍是悬案

传记文学第741期《山东流亡学生与澎湖从军悬案》

总观上述山东流亡学生因战乱背井离乡,流亡到江南,入政府临时成立的五所联合中学读书。抵达广州之后,被教育部长杭立武「迁台复校」的钓饵引诱上钩,漂泊至澎湖,上岸不久,就被山东同乡澎湖防卫司令李振清强制收编入伍当了兵,有学生抗议者被士兵用上了刺刀的步枪刺伤,造成七一三流血事件。烟台联中两位校长张敏之与邹鉴出面向李振清交涉,并且要求履行半读半训的协议,也被逮捕收押,刑求逼供,制造匪谍案,将张敏之、邹鉴、刘永祥、张世能、谭茂基、明同乐、王光耀七名师生押至台北市马场町刑场枪决,造成不幸的冤狱。

此案株连甚广,多至百人,除冤死者外,余均就地拘留自新,受尽折磨。随后匪谍案虽经蒋中正总统下令启动侦查复审,但因官官相护的陋规,冤死者的名声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平反。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见《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春秋》是孔子对政治人物所作的褒贬史册。司马迁作《史记》为秦汉以前的政治人物所着的本纪和列传,文末「太史公曰」的结语,是他对这些人物的宣判。《春秋》和《史记》都是著名的历史典籍,二者对于政治人物的臧否是史论,引申言之就是历史的审判。

现在七十五年过去了,山东流亡学生澎湖从军仍是一个悬案,其中匪谍案更充满了冤屈之情。何时能够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使冤死者的名声得到平反昭雪,只有留待历史的审判。(四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