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科技零营收关联资产收购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1个亿,对于上市公司不算太大,只是因为并购大股东旗下的无营收资产而受人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指出,龙蟠科技(603906.SH )计划收购的山东美多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尚未投产、未产生营业收入,同时也未入选工信部此前披露的多批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

或许是这一报道受到监管层关注,3月7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补充公告,称为进一步保障投资者利益,经与资产出售方龙蟠国际协商,双方同意将股权交割日、股权转让对价支付时间延后,股权交割日延迟至山东美多在建项目满产,并在完成股权变更或备案2周内支付股权转让对价。

对于上述调整,交易双方已于7日签署《补充协议》,并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山东美多成立之初,考虑到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尚不成熟,进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公司未将山东美多纳入公司体内,由其独立地先行完成技术研发积累和项目建设。”龙蟠科技称。

从产业链布局上看,此举确实有利于公司打造“垂直一体化”战略,加强自身原料供给能力,并减少潜在的关联交易。

不过,由于前期顺周期时的大举扩张,龙蟠科技手头并不宽松,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增长,到2023年9月末时已达73.5%,高于其他磷酸铁锂可比公司的平均值。

投产节点“改口”

自去年需求增速放缓后,锂电企业的并购强度、投资活跃度显著下降,龙蟠科技上述金额并不算突出的交易引发了一定关注。

根据计划,上市公司拟以现金10053.92万元收购龙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山东美多100%股权,并在收购完成后对其增资5000万元。由于龙蟠科技、龙蟠国际的实际控制人均为石俊峰,该笔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交易完成后,山东美多将成为龙蟠科技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不过,山东美多虽然已经注册成立一年半左右时间,但是迄今尚未投产,在过去两年未能产生营收。

“目前尚未投产,虽然其已组建了相应技术管理团队,对电池回收相关技术进行研发,且实验室中试测试结果良好,但在科研技术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仍可能碰到一系列问题,具体投产时间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龙蟠科技3月6日公告如此表示。

仅仅时隔一天,龙蟠科技在补充公告中迅速改口。

公司称,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土建工程基本完成,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线设备已有约 90%入场,三元锂电池回收线设备已有约80%入场,“预计2024年4月开始逐步进行投料试生产,投料后尚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设备调试及产能爬坡阶段,预计2024年三季度末前达到满产状态。”

上述预计投产时间较公司前期预测节点有所提前,对此龙蟠科技将其归结为“实验进展良好,建设情况顺利。”

需要指出的是,买卖双方龙蟠科技、龙蟠国际还签订了上述股权交易的补充协议。

在补充协议中,山东美多投产被定为收购协议履行前置条件,“股权交割日延迟到山东美多在建项目满产后,并在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工商变更或备案手续后2 周内支付股权转让对价。”

约定的满产界定标准为,连续7个工作日产能利用率达到设计产能70%以上。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行业研究机构了解到,受到成本倒挂等多方因素影响,当前湿法回收企业的开工率处于低位,其统计的30余家样本企业最新开工率低于40%,去年6月时则一度接近70%。

龙蟠科技给出的70%开工率,在当前市场环境里已经属于较高水平,且只连续运行7个工作日,这样的难度并不算大。

21 世纪经济报道在 3 月 6 日推出的报道中指出,目前山东共有5家企业入围工信部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山东美多并不在列,同时该名单也被认为是参与废旧动力电池招标的门槛。

“行业内开工率两极分化明显,年后少数企业甚至可以达到满产,主要是因为包括退役电池的供不应求、回收系数较高,认知度更高的白名单企业获取原料的优势更为明显。”上述研究机构人的专业士表示。

原料端供给相对紧张,也是当前电池行业开工率处于低位的原因之一。

至于入围工信部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问题,龙蟠科技回应称,“山东美多电池回收项目位于鄄城化工产业园,已取得该化工园区准入意见……履行了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安全条件审查等相关程序。”

此外,山东美多已积极着手准备《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的申请工作。

资产负债率连增三年

龙蟠科技,近几年资本动作不断。

该公司原有主营业务为车用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如机油、防冻液和润滑油等。

2021年,公司完成了对贝特瑞(835185.BJ)旗下正极业务的收购,自此进入到锂电材料行业。此后,磷酸铁锂逐步成为公司营收主力,龙蟠科技先后在上游锂盐等领域布局、投资。

2022年锂价、股价同步飞涨时期,该公司曾经计划与唐山鑫丰锂业共同投资9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碳酸锂项目。

此外,公司也较为善于营销和捕捉市场热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2年4月13日,任泽平公号发布《龙蟠科技:“隐形冠军”民族品牌发力新能源》一文。

紧随其后,借着公司上市五周年之际,龙蟠科技的广告又出现在分众传媒(002027.S'Z)的电梯广告中。

对于与分众传媒的合作,彼时公司号称“将投入亿元级资金,在分众全国100多个城市的数百万电梯媒体终端形成霸屏式风暴传播……”

今年2月以来,氢能源板块明显反弹,龙蟠科技近期又通过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氢能领域的发展,并在2019年就开始氢能相关领域的布局。公司目前在制氢、储氢、用氢三大领域均实现了突破,也实现了制氢、储氢、用氢上中下游垂直一体化发展。”

诸多市场热点加身,但是龙蟠科技二级市场却始终不见起色。

2021年7月公司股价达到历史高点70.55元(前复权)后,近两年多的时间里该公司单边下跌,3月8日收盘最新价仅为9.41元。

以上二级市场的表现,除了行业景气度更迭的原因外,可能与公司顺周期时的大肆扩张和自身资金情况有关。

作为竞争最激烈的锂电环节,正极行业的原有头部企业和“新玩家”前期大举扩产,龙蟠科技及其正极业务子公司常州锂源也不例外。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以前,龙蟠科技在建工程长期保持在0.5亿元以下;2020年以后,该公司在建工程一年上一个台阶,到2023年9月末时已经增加至26.17亿元。

为了满足资金需求,2023年龙蟠科技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债券,但是经过两轮问询后,于同年7月撤回了发行申请。

可转债发行失败后,龙蟠科技启动了“B计划”,同时宣布了启动H股上市融资的筹备工作。

反观上市公司的融资情况,近几年除了2022年通过定增融资22亿元外,并无较大规模的直接融资项目。

上市公司,又是从哪里获得资金以支撑其扩张?

历史定期报告显示,2022年开始,该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大幅增加,其中短期借款由2021年底的9.7亿元增加至2023年9月末的61.5亿元,同期长期借款由7.28亿元增加至23.11亿元。

借款增加背景下,上市公司财务费用逐年提升,资产负债率三年时间增长45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9月末已经达到7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据统计,同期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4家可比磷酸铁锂企业的负债率均值为60.4%。

由此观之,龙蟠科技的家境本就不宽裕,却计划用现金购买尚未产生营收的资产,关键又是实控人名下的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该笔交易在董事会审议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