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锋:危机期间汇率应贬值 未来升值压力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

本站 财经6月28日讯 G20多伦多峰会昨日闭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今日做客本站财经时表示,危机期间人民币盯住美元的策略并不是十分妥当,假若当时使得汇率下跌,当前面临的压力会小很多。

新汇改符合新阶段发展需求

G20前夕,中国人民银行重启汇率改革,卢锋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说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好几个阶段,这次调整跟2005年相比没有本质变化,“供求基础、一揽子货币、区间浮动”,跟1994年的大框架也是接近的。他同时认为这次调整代表了新发展阶段的需求。

卢锋表示,汇改可以追溯到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固定的、高估的汇率,经过十多年持续、艰难的改革,1994年对于汇率高估的弊端和带来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共识,形成了所谓单一的盯住“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后1998年发生了变化,因为危机,人民币汇率重新挂住美元;然后最新的改革又是从2003年到现在。

卢锋认为,在过去七八年讨论中,更多人越来越重视汇率,除了对外层面的因素之外,也因为其对国内经济的调整,对国内经济有序发展、均衡发展的调节功能。

“总体来讲,中国越来越认识到汇率调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调整结构、调整外贸失衡,对于中国储蓄安排的合理化,对于国民的福利等的重大作用。”

人民币汇率低估区间难以计算

卢锋认为,并不能很准确地估计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多少,因为现在并不是一个很均衡的市场,最终还是要回到“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尺度上来。

卢锋说,均衡汇率,从国际经济学的讨论来讲,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大家公认的标准,一些很权威的专家提出了40%或30%的估计,但从技术上是有问题的。

“人民币是否就是一个均衡的水平,我个人认为确实也存在探讨的空间,一个简单的观察,咱们是一个单边市,在这样的汇率下,最后在这个市场上,除了满足进口的需要以外,市场主体不愿意在这个价格下持有美元,这就说明了这个市场还不是一个很均衡的市场。”

汇改促进中国竞争力更健康发展

卢锋说,人民币汇改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调节了供求关系,对所谓中国世界工厂地位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它会促进中国的竞争力在更加健康、均衡的格局下发展。

卢锋说,汇率就是一个相对价格,相对价格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生产力提高了,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它的竞争力就会增长,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增长可能也是过犹不及,需要有一个价格来调节。

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较大

卢锋指出,尽管当前中国通过推动汇改使得外界压力减少,但是世界经济复苏以后贸易顺差的变化或是国外逆差的变化,比如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带来它贸易逆差的复苏,或者中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贸易顺差越来越快的增长,中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危机前升值的压力。在他看来,短期来讲,央行重启汇率的改革效果非常好,但是长期压力依然存在。

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应继续坚持较长一段时间

对于下一步的汇率改革,卢锋认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正确的,也可以管很长一个时期。他指出应该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汇率走向。他认为政府还是可以起一定作用,“央行或有关部门可以确定一个量的干预,现在基本是区间干预”。他解释到,比如央行每年买进外汇或卖出外汇确定一个上线,1000亿美元或2000亿美元,并在这个上线基础上完全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

下一页:文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