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经济刮台风 台港星东倒西歪
台湾经济深受大陆影响。图为台北101/世贸捷运站内的艺术品「相遇时刻」,令人惊艳。(本报系资料照片)
香港葵涌货柜码头一景。(新华社资料照片)
新加坡滨海湾商业与金融区。(新华社资料照片)
「亚洲小龙经济体的企业,将成为来自『中国台风』的牺牲品。」全球三大信用保险集团之一的裕利安宜(Euler Hermes)集团提出警讯,表示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台湾与新加坡受到大陆经济趋缓影响最大,甚至预测香港和新加坡今年的破产案例会增加15%,台湾更高达17%。
渣打银行去年曾提到,2016年受到主要经济体需求负面影响最大的,将是新加坡、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裕利安宜集团最新报告也点名,新加坡、台湾、香港这三个亚洲小龙的2016和2017年的GDP增长将不足2%,低于过去平均成长3%到5%的水准,房地产和建筑行业显示出更大风险。
暴风眼就在香港上空
这三小龙的共同性就是经济体量较小、以出口为导向的开放经济体,高度依赖世界贸易,金融市场相对脆弱,证券市场作用大;且都饱受中国大陆结构性改革与增长放缓、消费力下滑之苦。
裕利安宜集团的首席经济师卢多维克.叙布朗表示,「暴风眼就在香港上空」,香港对风暴的感受最强,对大陆的出口占了当地GDP的88%,香港还要与大陆游客减少、价格优势消失给零售业带来的压力奋斗。
台电子业出口冲击大
台湾虽然也面临陆客减少的阵痛期,但裕利安宜瑞士公司的总裁斯特凡.鲁夫认为,尽管两岸关系政治紧张,造成的经济影响不小,但冲击更大的恐怕是电子业出口,大陆决定在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推动本土电子行业的发展,台湾因此出现强力的竞争对手,未来在挑选电子业商业伙伴时,需要非常谨慎小心。
新加坡则是受到矿产、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行业价格震荡而阻碍获利,其实最近也有不少评论提到,新加坡经济主力的商业服务业,居然出现2003年以来的首次季度衰退,新加坡国家投资的淡马锡资产价值也出现7年来的首次缩水。
文章提到,这三小龙都要考虑如何实现「多样化」,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重新调整,并通过新的额外销售市场,来减小中国的影响。被该文章唯一看好的南韩,今年上半年对中国和美国出口分别下降14.1%和3.9%,对越南出口则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