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聚甲醛反倾销调查 锁定台欧美日

大陆商务部19日宣布对原产于台湾及欧、美、日的聚甲醛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图为大陆一家齿轮制造工厂。(新华社)

赖清德总统520就职前夕,大陆商务部19日宣布对原产于台湾及欧、美、日的「共聚聚甲醛」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为1年,可视情况延长半年,其中台塑遭到陆厂点名。值得注意的是,相较过往单独针对台湾的经贸反制公告,此次将台湾与欧美日并列为调查对象。

大陆称为「共聚聚甲醛」产品,经济部称为「聚甲醛」。经济部昨表示,台湾聚甲醛在2023年出口至大陆约4.7万吨、约0.79亿美元,在大陆的市占还略小于欧盟、韩国、美国,各国市占相差不大。大陆商务部在2017年已针对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聚甲醛产品课征反倾销税。

大陆商务部贸易救济局19日发布公告称,因收到6家陆企代表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欧、美、台湾和日本进口聚甲醛进行反倾销调查。

据大陆企业所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点名台塑及长春集团与日本合资的台湾宝理塑胶,另有日本3家、欧美各1家生产商。在2023年,台湾向大陆出口聚甲醛3.6万吨,占大陆进口数的15.78%。

申请书还称,初步估算2023年的倾销幅度,美国为45.07%、台湾32.67%、日本31.45%、欧盟23.8%;自4地的进口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23年比2022年下降15.03%,这些厂商以低价打大陆聚甲醛产业的意图和效果明显。

聚甲醛(POM)为热塑性的工程塑胶用于小齿轮、刀柄、紧固件等工程零件,也被应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聚甲醛分为「均聚聚甲醛」、「共聚聚甲醛」,因台湾都是生产「共聚聚甲醛」,大陆商务部昨日指的「共聚聚甲醛」,就是聚甲醛。

经济部表示,聚甲醛出口金额比例不高,但厂商集中性高,经济部将协助业者进行贸易救济,并拓展海外市场,就既有市场、新兴市场展开拓销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