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行业人才难求 技术管培生计划后发先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绿色低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开拓了就业的新空间。
在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绿色职业已占职业总数约8%。
但绿色低碳行业就业方兴未艾,就遭遇了结构性就业难。一方面,绿色低碳专业毕业生受限于培养周期,人才尚未大规模供给,另一方面,绿色低碳行业的人才流失却开始了。
“绿色低碳行业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虽然有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但起始工资不高,工作一年后20%左右的人才流失率很常见,有的10个人里还留下3个就不错了。”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秘书长李清举说。
正是看到了结构性就业难背后潜在的机会,在近日举行的2024能源环境服务产业年度峰会上,EESIA与中公教育就绿色低碳人才培养达成战略合作,并发起了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管培生的培养计划。
这是一种创新性的就业促进举措,它类似职业院校的订单班,但培养周期更短、形式更灵活,它也类似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但帮扶初次就业的社会效果更明显。
“双碳”人才需求迅速扩大
EESIA秘书长李清举表示,绿色低碳行业在加速发展,与之对应的人才需求也在扩大。
在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其中涉及节能环保领域17个,清洁生产领域6个,清洁能源领域12个,生态环境领域29个,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25个,绿色服务领域45个。
仅以“双碳”为例,有专家指出,相关专业人才至少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碳相关业务领域专业人才,二是在用能单位从事能源管理及节能减排等工作的人员,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员等,三是从事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等教学科研、决策咨询、执法监察等相关人员。可谓范围极广、就业容量极大。
从市场需求端看,各行各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大。据脉脉2023人才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招聘总职位量同比减少了21.67%,但碳中和行业职位量增长了296.9%,新能源汽车职位量增长198.9%。
然而,绿色低碳人才供给却相对滞后。气候行动青年联盟2022年发布的《“双碳”人才洞察报告》显示,据受访的负责招聘的人员回复,“缺乏中高级技能人才”、“应聘者能力类型与岗位不匹配”和“缺乏对口专业的应聘者”是招聘方最主要的困难。
《报告》显示,行业的发展阶段决定人才存量不足和人才培养的滞后,导致中高级人才和对口专业人才的缺乏。“碳圈”从业情况总体呈现出哑铃结构:具有资深从业经验的低碳行业专家,和受碳中和风潮影响而加入“碳圈”的新人之间,缺少中等经验者的过渡。
“比如绿色低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一般自己培养,培养周期长且成本高。”李清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类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但并不需要985高校层次的毕业生,反而更适合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毕业生。”
培养计划包含三大培训模块
绿色低碳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岗位的属性,给校企合作创造了空间。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支持相关高校与国内能源、交通和建筑等行业的大中型和专精特新企业深化产学合作,针对企业人才需求,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各具特色本专科生、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近日,中公教育与EESIA就绿色低碳人才培养达成战略合作,并发起了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管培生的培养计划。
为什么绿色低碳行业校企合作却是由行业协会和教育公司牵头?这是因为,“EESIA汇聚了大量绿色低碳企业,可以提供学员就业去向,中公教育的合作学校数量很多,可以提供生源。”李清举说。
中公教育项目负责人梁蕾介绍,该计划将为学生提供职场软技能能力、专业硬技能能力及实操能力三大培训模块。该计划首期将开设50人的班次,培训时长为“1+6”个月。其中前1个月为通用理论知识培训阶段,后6个月则是企业实操能力培养阶段。后一个阶段采用师徒制轮岗培养方式,以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及用人需求为主,提供安全生产、行业知识、专业技术、运营管理等专业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定制化选拔和培养人才,确保产出的人才能精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降低人才流失风险。
“开班招生之初企业就会参与面试选拔,学员顺利考试结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李清举说。
对于培训班的授课,EESIA、中公教育和企业各司其职。梁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公教育负责开设通识类、就业技能类课程,EESIA组织行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开设专业课程,企业组织技术工程相关负责人开展实操能力培养。
就业项目同时也是商业模式
虽然只是一个50人规模的培养计划,但这项计划有很强的复制性。
相关人士介绍,一方面,如果该模式受到企业欢迎,可以迅速开办第二期、第三期……当前正值春招,高校毕业生供给充足,另一方面,绿色低碳涉及行业众多,所以培训计划可以从建筑向其他行业复制,能源、交通等都是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大户。
梁蕾也表示,后续还将联合EESIA开展多层次、细分领域的培养班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也在推动中公教育业务转型。中公教育是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头部机构,传统上开展的是To C业务,即通过各地网点面向社会招生,进行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等考试培训。
但这类To C业务的短板在于市场空间有限,且对品牌的依赖程度高。以公务员考试培训为例,目前行业内前三名头部机构占据了较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导致增长预期受限。
此外,中公教育近年来深陷退费难泥沼,口碑和品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但为何在如此窘境下,中公教育前三季度仍录得26.66亿元营收,规模位居行业头部?
这不得不提到中公教育的业务转型。从2023年半年报开始,中公教育将其定位调整为公共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
在新的定位之下,中公教育正在自建“蓄水池”,变传统的课程培训服务为人群运营服务。
在To C业务侧,中公教育在各地自建基地,面向高校毕业生打造离校后的封闭学习空间,考公、考研、考事业单位等不同业务的学员均可沉淀其中。
有的基地班就是产教融合基地。梁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管培生这样的培养计划,对于有的考公失利的学员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就业选择。而在基地里,不同路径的就业服务可以顺畅衔接。
基地班一方面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培训机构客单价,是目前职业培训行业的风口。只不过对于中公教育来说,建设基地班投入巨大,给其现金流和利润表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在To B业务侧,中公教育开展产教融合业务,作为第三方平台,搭建本科、高职院校与产业公司的校企合作生态,过去两年签约了数十所高校,进而积蓄了生源池。
也就是说,转型为公共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的中公教育,是面向其自有学员和合作校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运营双重服务。
现在,中公教育在搭建了产教融合生态之后,需要跑出标准化产品,进而形成商业模式。
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管培生的培养计划,能担此重任吗?
李清宇和梁蕾都坦言,目前并未考虑搭建商业模式。但对于企业招聘来说,参与计划可以节省招聘成本、岗前培训成本,还降低了人才流失的风险,因此未来规模化后,有很强的付费意愿。
绿色低碳人才的职业资格和职称评价体系也将逐步完善。2023年,人社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已经颁布碳排放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将碳排放管理员分设5个等级,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但更多绿色低碳新职业尚未形成较统一的资格认证要求。
“我觉得,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管培生未来有望发展出初级、中级、高级的认证体系,进而从面向毕业生的管培生拓展为面向在职人群的继续教育项目。”李清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搭建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To B侧的人才培养计划就可以转变为To C侧的培训项目,进一步丰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