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推福建对台示范区 学者:具台海议题「地方化」的意涵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峰。(陈冠宇摄)

大陆今晚发布福建对台示范区文件,学者分析,此举是对台打「认同牌」、强调「软融合」,同时有把台海议题区域化、地方化的意涵,即从「大陆-台湾」的两岸转变成「闽-台」的两岸。

大陆6月于海峡论坛期间宣布福建将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共中央、大陆国务院今日进一步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鼓励台湾民众在福建领居住证、购房等。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峰向本报分析,过去大陆对台的运动式治理,是中央推出惠台政策,而后各省市动起来;现在则是要精准化、把资源集中在福建,因为福建与台湾在各方面都最接近。

曾伟峰认为,关于硬体设备、基础建设方面的「硬融合」(如通水、通电等),大陆早就在做了,而这次意见还强调认同、认知或法制上的「软融合」,社会文化交流占据重要角色。

曾伟峰指出,此次意见很多是深化既有的福建对台措施,承接过去福建的同等待遇清单与惠台方案,整体措施就是要让台湾人可到福建居住、就业、就学,甚至落地生根,目的是让台湾人建立「认同感」、对于福建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而变成认同大陆、以及统一的动力。

曾伟峰强调,对福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融台措施,似乎也隐含着大陆对台位阶观点的渐变。过去,两岸是双方政府之间的谈判协商,但从这次意见看来,似乎已转变为透过省的角度对台进行融合,即从「大陆-台湾」的两岸转变成「闽-台」的两岸,有把台海议题区域化、地方化的意涵。不过未来的发展趋势,仍值得继续观察。

对于该政策的效果,曾伟峰表示,大陆虽加大福建对台融合力度,但在两岸关系仍处于相对紧张的趋势下,这些措施的效果相当有限;但针对金门马祖的融合方面,在建立共同生活圈的进程可能比较快。

曾伟峰也解读,陆方选择于此时发布意见,可能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11日当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有关,除了能再次提升王沪宁的对台角色、让王沪宁的对台讲话气势更强,也象征对台统一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