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基快评》急寻蔡博士留英同学
2019年总统府秀出总统蔡英文在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原稿。但为何迟迟不见蔡博士当年留英的同学,有人愿意站出来为蔡博士的学位真假作人证?(本报资料照片)
蔡博士的论文风波,经过几年的折腾至今尚未止歇,依然甚嚣尘上。近日更有媒体名嘴指出,蔡博士当年留英的同学,为何至今尚未有人愿意站出来为蔡博士的学位真假作人证?
的确,这些名嘴说的没错,有哪个留学生到了国外,没有参加台湾同学会?没有同期的学长学弟妹?一个读政治、法律的人,难道不需要与同样留学国外的「菁英们」保持联系,搞好关系,日后才能互相提携?
像我就读的美国研究所,就有华裔学生组成的同学会及校友会,包含了两岸的研究所同学,直至今天依然在微信上保持群组联系,也会把母校教授们的消息,尤其是华裔的教授们的动态,让所有人知道。
最感人的经验是,几年前有位母校的台籍教授80岁寿辰,所有先后期的台湾及大陆同学,都各自录制了一段祝贺教授生日快乐的影音,传去召集人那边整理与后制,然后在教授寿辰的宴会上播放,让教授猜猜还记不记得学生名字。与会者莫不感动得眼泪直流,教授本人自然是又高兴又感动。
正常留学生,都会与指导教授保持联系。中国人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像孙中山革命时期,被清廷追杀,还是他的教授救了他。同校毕业的校友之间,更是珍惜这份先后期同窗的缘分;在校时,不太可能一人独来独往四五年,毕业后还不跟任何人联系,实在是说不过去,也十分不合常理。
蔡博士富家女出身,或许不屑与那个年代多数出身清寒的留学生打交道,所以连一个常来往的同学或朋友都没有,也未必可知。
总之,富家女出国留学,养尊处优后,与我们这些多数苦哈哈、需要打工缴学费的普通留学生,绝对不是同一条道上的!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