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光电有声量」环团1句话业者傻眼 3问题让外资也抱怨

总统赖清德亲自开会讨论气候变迁与减碳,但光电业者表示,土地取得难的问题没解决,光电发展恐受阻。(图/总统府提供、台电提供)

首场「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会议8日开了4个小时,环境部长彭启明说总统考虑编订「调适」和「减碳」预算,绿能产业看似将迎来一波政策「优惠」。对此,CTWANT记者采访多位光电业者,他们反倒疾呼,土地取得难、行政流程冗长和民众教育这三大问题必须解决,甚至连外商都忍不住建议「该透明化」了。

依前总统蔡英文政府规画2025年的绿能要占总发电量之2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置容量目标要达20GW,不过依照审计部总预算报告,两个数字都没有达标,绿能占总发电量目前不到一成,太阳能装置容量去年底才12.22GW未达标,另依台电统计,去年太阳能发电量只有4.58%,净发电量比前一年减少18.66%,未增反减。

光电被视为能同时解决RE100再生能源与国际减碳需求,近期却卡关连连,对外资来说,台湾光电发展的问题,不是只靠洒预算就能解决的,CTWANT记者采访多位光电业者,他们谈起拖延光电进度的阻力,都感慨万千。

台湾的再生能源需求量大,政策目标明确,加上「目前在亚洲,还有趸购费率的国家,应该只剩下台湾了。」天鹰亚太洁净能源平台台湾区执行长张为策8月5日在一场能源论坛上不讳言,外资看上台湾有保证20年的趸购费率,但真正进场后才发现,市场不如想像地好做。

张为策以德国再生能源商的外资角度吐露心声,「再生能源在台湾的投资成本,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来说比较高,我们也在找原因,确定的是『地方成本』很大,整个申请程序也很冗长。」

「业界一定都知道,就算开发商今天开始收地、准备建置光电案场,但到真正能挂表发电,也是四、五年后的事了。」他说的时候,其他的光电业者也都频频点头。

辰亚能源董事长目贺田好弘表示,政府在绿能政策及配套措施上相当明确。(图/CTWANT资料照)

来自日本的辰亚能源董事长目贺田好弘说,「为什么总是有些厂商的案场能申请成功、有些则失败?这些案场到底要花一年、还是三年的时间申请?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事情。」辰亚能源母公司就是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丸红株式会社,从农业到太空都有涉略,能源事业更是全球布局,对跨国集团来说,「不确定性」是难以忽视的风险。

目贺田好弘谈到台湾经验,行政审查与资讯流通上不够透明、也没有效率,他认为可参考美国成立线上平台,除了让厂商申请、追踪案件进度,也可公开每个光电案场的状态和延误原因,「面对不适合的光电案场,应该直接拒绝,而不是用延宕的方式面对!」

目贺田好弘也提到,台湾的电网基础设施已经老旧,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再生能源并网,再生能源如光电、风电等,都面临供电间歇性的问题,对电网的稳定构成挑战。

台湾电网面临再生能源有供电间歇性的问题。(图/李宗明摄)

他也提到,不管是日本或台湾,在地方推动再生能源时,经常面临反对声音。「其实我们并不认同每一个反对意见,有些是来自于对能源的不了解。」目贺田好弘表示。台湾光电业土地取得困难的原因,除了完整大面积土地不多、土地价格贵、产权分散与利益分配不均等老问题之外,就是民众的能源教育还有待改进,这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不具名的光电业者表示,「我问环保团体,为什么对光电意见这么多,他回道『骂你们才有声量呀!』,骂光电不用证据,但澄清需要很多证据,」他感叹地说,很多民众不了解就跟着骂,加上业者的确良莠不齐,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要来包工程」,导致目前民众一听到光电,就是负面印象。

太阳光电产业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蔡佳晋期盼光电能让更多人有感获益。(图/报系资料照)

太阳光电产业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蔡佳晋向CTWANT记者表示,台湾光电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取得,日本也担心粮食危机,对农地的敏感度高,但他们了解务农人口下降是不可回复的事实,气候变迁、极端气候等问题也会对农地造成危害,不像台湾,就算是几乎不能耕种的贫瘠土地,只要谈到「保护农地」光电案就会「陷入黑洞」,无法继续。

蔡佳晋务实地说,「在光电开发时,通常抗争的人,不是因为受害、而是没有受益的」,现在国内的税收以中央税居多,如营所税、个人所得税,即使光电业者将公司登记在地方,县市政府也没办法有相应税收,「变成我们在做建设,乡村的感受却不大。」他建议,政府必须设计制度,提高地方收益、让地方有感,才能鼓励再生能源好好做起来。

「太阳能到底是不是环保?不是台湾说了算,要看国际怎么讲,欧盟规定审查太阳能案子不能多于一年,他们的重点,是能源安全和人类永续。」蔡佳晋说。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