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和平 避战 两岸中国人的责任

前总统马英九28日率基金会同仁与同学敬谒南京中山陵,向国父孙中山遗像致敬,图为马英九与随行成员合影留念。(新华社)

前总统马英九28日率基金会同仁与同学敬谒南京中山陵,向国父孙中山遗像致敬(见图)。(马英九基金会提供)

前总统马英九昨(28)日晚间与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会面,信长星以「马英九先生」称呼马,但他也提到马英九曾任国民党前主席及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则提及201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马习会」,「习先生」希望两岸心灵契合,他则强调要拉近两岸心理距离,「我们理念几乎一致,希望两岸要交流合作,要建立互信,才能够避免战争的风险。用交流来取代对抗,用协商来取代冲突。」

马英九一行人昨天上午9时许,抵达中山陵博爱广场,沿着392个台阶拾级而上。进入祭堂,面对孙中山先生的石刻坐像,马英九摘下墨镜,静默肃立。司仪宣布祭祀典礼开始,马英九向坐像敬献花环。

他并宣读国父遗嘱,政大副教授廖元豪宣读祭文,「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

拜谒中山陵 倡议和平奋斗振兴中华

随后,马英九与随行主要成员进入墓室,凭吊孙中山的棺椁,并行三鞠躬礼。之后在祭堂耳房,马英九拿起毛笔,在一张预先写好「和平奋斗,振兴中华」的宣纸上签下姓名,落款使用民国纪年,并注明西元纪年「百十二,三,廿八(112.3.28)」。

走下中山陵、参观孙中山纪念馆后,马英九发表致词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今天,当年国父念兹在兹的多项建国主张,都已陆续分别在台湾与大陆实现,这对于两岸人民与后代子孙的生活与福祉,至关重要。」

马英九引用孙中山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表示,「98年后的今天,马英九基金会的数十位同仁与同学,从台湾来到南京中山陵国父灵前致祭,提出『和平奋斗、振兴中华』目标,深盼两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致力振兴中华。这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他说,两岸都要追求和平,否则没有前途。

两岸都要追求和平 否则没有前途

傍晚马英九于南京金陵饭店会见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双方会面前5分钟,开放供媒体拍摄。

马英九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开心地说,「3月20日开记者会宣布来大陆后,台湾民意调查显示有77%的民众肯定这样的做法,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马英九表示,他对两岸事务有非常大的诚意,过去两岸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也就是九二共识,「拥有互信、搁置争议,实现三通直航,两岸人民都受惠。」他呼吁,「大陆方面能够多认识台湾人的心理状态,大家一起推动避战和谋和。」

信长星则表示,多年来「马英九先生」担任国民党前主席、担任台湾领导人,一直坚持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交流交往,他对此表示赞赏。

九二共识搁置争议 两岸人民受惠

对于马英九访陆报导,新华社电讯稿于27日以马英九称之,28日则发出两则报导,皆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称呼马英九。

马英九昨日在南京中山陵、南京总统府与拉贝故居,沿路都有群众聚集,想一睹马英九真面目,有民众直呼他「马前总统」。马英九今天上午将参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午餐后搭乘高铁前往辛亥革命起义地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