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电影强国不能是本土强海外弱
(本文为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长春“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的讲话)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长春电影节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我谨代表中宣部电影局向本次活动的隆重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的莅临出席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影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电影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脚踏实地、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特别是在三年疫情结束后,一大批优秀电影争先上映,不仅创造了今年春节档、暑期档的观影热潮和市场增长,更将全国各地不同年龄的观众重新拉回到影院,再次建构起中国电影与观众的紧密联系。
经部领导批准,我们重启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把大家召集起来谈想法、听意见、共讨论,主要目的是面对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电影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电影工作者如何肩负使命、勇于创新,在增强电影文化影响力中凝聚力量、奋发有为。
01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电影新力量”已走过了近10年的历程。回想2014年电影局开始打造这一品牌时,中国电影刚刚完成市场化、产业化的改革转型,正承受着来自于好莱坞电影巨大的竞争压力,国产电影的生存是当时的第一要务。
我们始终不会忘记,那年夏天当全世界的电影面临《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的上映都纷纷躲让时,中国电影新力量邓超、俞白眉、肖央、韩寒以《分手大师》《老男孩》《后会无期》迎难而上,导演和作品虽都还稚嫩,但却表现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服输的斗志。
当时我们认识到,电影的竞争、市场份额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电影人才的较量。电影局下定决心,着眼于当时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导演和电影新人,创立了“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开始组织实施新力量人才培训计划。2014年、2015年,电影局举办了两次新力量的电影推介活动,提升新生代导演的自信心,扩大影片的宣传规模和影响力。
从2015年开始,电影局每年召开“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研讨交流电影创作经验得失,对新导演、新作品、新现象给予及时的科学总结、美学判断和学术梳理。
2013年到2019年,电影局先后派出16批213人次前往好莱坞,分为导演、编剧、动画、制片管理、演员经纪等门类进行学习交流,吸收借鉴先进的电影创作理念和技术,开拓眼界,启发灵感;在日常工作中,电影局与广大青年电影人建立起了密切畅通的联系渠道,与他们广交朋友,以真诚的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中国电影新力量茁壮成长,宁浩、吴京、管虎、乌尔善、陈思诚、徐峥、韩延、郭帆、薛晓路、路阳、饶晓志、程耳、文牧野、大鹏、田晓鹏、赵霁以及张冀、董润年、陈舒、冉甲男等一大批导演、编剧脱颖而出,创作了大量近年来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好评的作品,逐步从中国电影的新力量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他们积极参与承担重点影片创作任务,《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金刚川》《流浪地球》《长空之王》《奇迹·笨小孩》《热烈》《万里归途》《无名》《穿过寒冬拥抱你》等,以新主流电影的鲜明特色弘扬核心价值观,赢得观众支持和赞誉。
他们在多样化的创作中施展才华能力,创新电影艺术表达,创新电影科技运用,《封神》《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药神》《送你一朵小红花》《刺杀小说家》《长安三万里》《新神榜:杨戬》《深海》《熊出没》等不断丰富电影市场产品供给。
他们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主动培养电影新人,如坏猴子、七印象、壹同制作、梦将军等已组建起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发掘培养体系。新力量的出现和成长,带来电影形态、类型与话语方式的新变革,带来电影投融资模式的新尝试,带来媒介融合与人才跨界的新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为中国电影的未来积累下了宝贵的资源。
02
当前,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重担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年轻一代电影人的肩上。
两年前,电影局发布了中国电影“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聚焦建成电影强国远景目标,同时提出“十四五”时期,电影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阶段性主要目标。
电影创作生产更加繁荣;市场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市场主体充满生机活力; 电影科技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交流合作深化拓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等等。时间稍纵即逝,如何把握当下、积蓄力量、完成使命?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来谈论电影新力量,与之前相比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新力量不再是为生存而战,而是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力量;成为完善产业格局、创新发展动能的新力量;成为促进中国电影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新力量;成为改变世界电影一支独大、多样发展影响世界文化的新力量。
今年以来,电影行业克服了三年疫情带给我们的重大打击,以顽强的生命力重拾发展繁荣的信心。《人民日报》载文曰: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情感联接日益增强,双向奔赴,体现出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中国观众越来越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
成绩面前,我们更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清醒头脑,查找不足和差距。为此,我们要认识到:
电影强国不仅在于银幕有多少、票房有多高,更在于艺术创新的能力、市场拓展的能力、科技运用的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影作品的影响力和电影文化的软实力。
电影强国要求电影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要有足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鼓舞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
而目前,电影创作仍然不能满足观众需求,还不能回馈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自来水们”对优秀电影的期盼;中国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售票平台等各环节主要还是依赖影院票房,还不太知道如何把线上线下人流转化为更大的价值,对后产品的开发始终没有找到有效获利的方法。
在投融资领域,一方面是投资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非专业资本进入电影领域,带来了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不良趋势,另一方面受经济环境影响,今年投资难、融资难较为突出,资本对电影的热情和信心还需要较长的恢复期。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电影创作、电影经济所需的各类人才仍然是制约进步和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其次,电影强国不能是本土强、海外弱,或者国内好看却走不出去。经过三十年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加入WTO后与美国电影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影产业终于走上了一条自信发展之路。
今年国产影片与进口电影平等竞争的情况下,市场份额超过了80%,在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上,今年中美两国齐头并进,差距已缩小到2亿美元左右,把他国电影远远甩在后面。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中国电影走出去难的短板。
03
近年来,美国电影虽受到疫情之挫、互联网的干扰,但其影响力仍然首屈一指,即使在非洲遥远的影院里,也都是排满了美国影片;而且,奥斯卡这样一个美国国内的电影奖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形之下,中国电影海外同步发行放映,更多的观众仍然是华人,难以进入外国主流观众的视野,在全球市场上远没有中国物质产品拥有影响力,这与我们建设电影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年轻电影工作者该如何担起肩上的使命?我想借此机会,谈几点电影局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第一,走出小我,拥抱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说:“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聚焦时代主流,把握时代脉搏,洞察时代气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电影的时代命题和时代使命。
我们希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融入时代洪流,通过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电影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我们希望看到的电影,是在正确价值导向引领下有着精彩故事所支撑的电影,是在面对复杂生活能够准确表现时代希望和人民期待的电影,是在新鲜的创意中能够塑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生动人物形象的电影,是在光影奇观里能够闪烁时代思想光芒的电影。
只有这样,青年电影工作者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拍出的电影才能拥有以文化人的力量,才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树立起电影的精神坐标。
第二,心怀观众,感恩观众,增强电影共鸣能力。大家知道,当年电影局推出“中国电影新力量”时,还提出了“电影与观众在一起”的口号,并将其作为新力量的鲜明标签,一直延续至今。
这是一个倡导,更是一种精神。衷心希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心里装有观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拍出的电影能够生动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要深刻挖掘人民群众丰富动人的内心世界,要真情描绘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与坚守,使电影与人民的创造实践和思想情感同频共振,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电影与观众在一起”还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深化电影市场改革,全方位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建立起电影与观众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
第三、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开放中成长壮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秉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构建中国电影叙事体系,以电影的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你们有着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天然优势。希望你们拍出的电影,拥有中国故事更丰富的世界表达方式,以文化的共通性跨越历史、国情障碍,寻找到能为世界观众所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希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有如华为公司早期在世界开拓市场的拼搏精神,努力建立起畅通有效的海外中国电影发行销售网络,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国产电影进入海外影院常态化放映。
第四、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做强电影产业基础。本届新力量论坛与往年不同的是,我们还邀请了市场发行、宣传营销、视效技术、平台企业的年轻代表,目的在于电影是产业链高度发展的经济,创作是龙头,强有力的产业链各环节的相互支撑,才能构建完整的产业格局。
我们知道,电影市场结构性、规则性、观念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传统的全院线统一发行方式已不适应广大观众日益个性化的观影需求和多样化的创作格局,必须在分众化、分线型的差异化发行放映模式上实现突破。
大片强片扎堆节假日集中上映的现象仍然存在,档期、排片均衡合理的调控机制还未成熟,市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必须在周末档的营造和建设上继续下功夫。
制片端、市场端票房收益分成比例已经滞后于电影产业发展实际,创作端回血不足,产业链脱节失配,必须在分配领域深入调研,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规则。
在经济利益的驱策下,偷漏瞒报、盗录盗播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干扰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和配套法规的建设。
此外,中国电影的科技创新和工业化进程还处于后发位置,实现电影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重而道远。这些,同样需要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发扬老一辈电影人在绝缝中奋力改革、杀出一条血路的拼搏精神,解决好横在前进之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年轻的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尾有一段话是送给你们的:“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让我们共勉!
对中国电影而言,新力量强,则电影强;新力量强,则电影事业前程似锦,充满希望。让我们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在建设电影强国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祝本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整理/《影艺独舌》安然,原标题《》)
【影视风向标】由资深媒体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胡建礼主编。涵盖微信公众号、人民号、微博、百家号、企鹅号、新浪、本站、搜狐、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大鱼号等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