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对三峡工程的三大顾虑:这不是百年大计,是千年大计
郦道元《水经注》中曾写道:“巴东三峡,谓广溪峡、巫峡、西陵峡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李白的诗句里也有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长江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离合悲欢,现如今,长江三峡作为重庆的十大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地势地貌,和丰富的水里资源,自古以来便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不远万里来一领风采。
同时,在运输不便的古代,长江也一直作为重要的交通命脉联系着全国的经济、文化的传输工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长江三峡的作用推到战略地位无疑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
三峡独特的地理特点
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三峡也因这三个大峡谷而得名。
峡谷在外貌上以陡峭的崖壁山峰为主,峡谷之间宽窄的差距非常的大,又由于地势高度的落差,造成水流急剧下流。白果树瀑布和亚洲第一瀑布“青龙瀑布”便是这一地势的典型代表。三峡大坝也正是充分利用了长江三峡的水利优势,修建在了河床比较开阔的宜昌三斗坪一带。
下游38公里处就是著名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到约1000亿千瓦时左右。除了发电,三峡大坝还肩负南水北调工程、航运、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养殖、旅游、开发性移民、供水引流灌溉等超多的效益。
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兴建之初却是困难重重,甚至建造计划一度被搁置。
虽然大坝的修建有很多好处,如今也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看到了它强大的作用,但是修建之前的技术难题,修建之后的使用与保护,都是世界性难题。从提出建造方案到完全建造完成,足足历时88年。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用两百年太少了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对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最初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但因为种种原因,宏伟计划并未开始实施就夭折了。
等到了解放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长江沿岸新解放的沿岸又突发洪水,光湖南就造成近6万的伤亡,损失上亿元。对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对长江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随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武汉就成立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毛主席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也极为关注,不论是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的利用,还是防洪的相关工作部署,都在国家的战略层面给出了明确的重要指导。
1956年,为了研究设计三峡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成立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此时的中国,从上到下都为能兴建三峡水利一片叫好。尽快动工的舆论也越来越强烈。
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抱有不同的意见,这其中就有写过毛主席早期革命的相关著作的李锐。他认为以三峡为主的长江流域的规划方案不应该过于着急,因为国家的经济、技术都不太成熟。而是应该遵循毛主席的指示——不可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 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
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应以“物美价廉”为主。一时间,以林一山为代表的主张兴建水利、规划三峡工程的人和以李锐为代表的反对急于修建三峡大工程的人争论的不可开交。
毛主席当然也没有回避这些争论的焦点,随后在1958年,由毛主席亲自主导的关于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南宁会议上,毛主席还亲自和林、李二人认真商讨了有关三峡水利工程的兴修利弊。在会后,毛主席并没有立即决定开展修建工作,也没有否定李锐反对的意见。
但是在随后不久,审阅周总理的关于三峡水域和长江流域规划的会议文件中“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这句话做了明确的批示——“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既然是终究要做的大事,必然要有长久的规划。工程虽然未做,但准备一直在进行。那么,如此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等都是巨大的消耗,那未来这个工程能否长久利用呢?就三峡水库的寿命问题,毛主席专门让主张修建的林一山做了汇报。
当时林一山对长江仔细研究调查后给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长江的整体含沙量还是不小的,但是相对于含沙量巨大的黄河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少一些,根据他的估算,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泥沙量会达到5亿吨,以三峡水库的容量来算,至少可以用200年才会被泥沙淤死。
毛主席对此沉思良久,对他说了一句:“这不是百年大计,是千年大计,200年太少了。”的确,即使当时的祖国有能力在几年之内倾尽国力修建成三峡大坝,有真的有能力治理好随后出现的问题吗?毛主席的深思熟虑,或许会给后人一些启发和警示。
巨额投资,损伤国力
如果说泥沙淤积问题算兴建三峡水利的大问题,那么这也只是建成之后的治理问题。在修建之前,不论对于赞同派还是反对派,巨额的投资无疑是更让毛主席和所有关心长江水利规划的人头疼的问题。
一方面,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从规模上属于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在世界上也几乎没有可与之相比较的案例。所以技术难度非常之大,所需要的人力支持、新材料研究开发、施工方式的统筹规划,还有大量材料的开采与供应,这些开支在数额上都非常巨大。
而当时的中国才刚成立不久,社会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军费这方面给国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在1953年结束了战争,但是直到1958年,志愿军才全部撤回中国。
毛主席并不希望把国家的重担全部压在百姓的身上,经济问题自然无法短期内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会导致水库的区域大面积增加,许多区域会被淹没在江水中,因此会有近110多万人必须移居至别处,是个非常严重且困难的问题,安置工作也会对财政产生巨大的压力。
根据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三峡工程至2006年全线修建成功,单纯静态投资就将近1000多亿元。综合当时国力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三峡工程也不得不暂缓了。
如何防范“核打击”
资料显示,已经建成的三峡大坝,至2012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大坝总共长度达到2300多米,光水电机组就有32台,整个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了2200多万千瓦。供电的范围包括江苏、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十多个省市……
大量的数据都显示着,三峡水利工程对中国资源配给的影响范围之大。
作为如此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如果发生冲突,必然会首先成为敌人的战略进攻目标。就大坝自身的设计而言,混凝土重力坝本身是非常稳固的,常规的武器对它还造成不了多大的伤害。所以,核武器的威胁显然更大,直接的命中会导致坝体出现缺口,加大决堤的风险。
同时由于三峡水库巨大的蓄水量,虽然这个无法闭合的“闸门”不至于对下游造成巨大的洪水冲击,但也会产生非常大的损失。
那么,这个不会移动的庞然大物,如何抵御核弹的攻击呢?解决的方案当然不能只等“挨打”。
毛主席对防空战尤其是核武的顾虑,从另一层面也体现了核弹的战略重要性。随后的日子里,在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领导下,我国在1964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再也不怕“纸老虎”的威胁了。
除了核弹的威胁,防御的角度也应该是多元的。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三峡地处我国腹地,由此至边境线几千里的距离,足够我们部署大量的防空力量。能够躲避雷达等设备的搜索不被发现是很难的。
其次,我国最有力的导弹部队“火箭军”的地对空导弹防御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无论是短程、中程还是远程都可以做到精准打击。
另外,随着材料技术和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大量的高精尖技术应用于空军、海军领域,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我国的防御范围和空对空、空对地等防御手段。
时至今日,随着国防科技的不断进步,三峡的安全问题已经基本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毛主席对于三峡工程的三大顾虑,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也都逐步地消除了。
三峡大坝的工程虽然责任大、难度大,但是为了完成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理想,也为了造福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后代的人们在艰苦的奋斗中也有了极大的进步与收获,也证明了毛主席的决策方针是正确的,这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