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說「等一下」卻等超久!用這1招聰明說話不傷感情
Psyche赛心姬分享,很多人常把「等一下」挂在嘴边却让人等了超久,其实我们都不喜欢等很久,那么别人是否愿意等很久呢? 图/Psyche赛心姬
很多情况下,我们常常会说 「等一下」,因为有时我们真的专注于处理某事,无法及时回应或采取行动。只是有时候「等一下」变成了口头禅,在无意间挥霍了对方的耐心。若能在脱口而出「等一下」的同时,思考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我们都不喜欢等很久,那么别人是否愿意等很久呢?我们常常想要完成自己手边的工作,那么我们是否就能中途打断对方呢?
只是,怎么做会比较好呢?若把「等一下」说得更具体,一方面让对方理解我们的处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自己看到对方愿意花时间等待的包容,就是一种互相尊重与将心比心的体现。
不知道还要等多久的「等一下」,才是最让人恼怒的!
几年前,有位朋友问了我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每次煮好饭,叫大家来吃饭,老公就说「等一下」。等到菜到凉了,还没来,再去叫一次来吃饭,老公就觉得很烦,或是摆臭脸给我看。就算来到餐桌,也是把饭碗端着,菜夹一夹,就拿去客厅还哪里吃。我们家(朋友的娘家)都是大家一起坐在餐桌上吃饭的,但是他们家的习惯是谁来了就吃,也没有坐在餐桌吃的习惯。到底要怎么样能让老公来一起坐在餐桌吃饭啊......?
其实每个家庭吃饭的规矩或习惯都不同,毕竟每个家庭的生活作息也都不同。
朋友问的问题,后来也发生在老公和我之间。像我老公家(综合他们家人的描述),因为他们三个小孩放学或补习下课、爸妈下班的时间都不一定,因此似乎很难固定时间或一起坐在餐桌上吃饭,只好变成谁先回来,谁就先吃。
一开始,我也很不习惯,因为我老公有时候也会说「等一下」,或是给个很模糊的时间(例如:傍晚、下午;「一点多」是指一点到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都算一点),然后(台语)「等到毋知人」的那种,真的会让人等到生气、翻白眼。有时我们都吃完了,甚至我(变身为火活山、随时等着喷发)都在洗碗了,人才姗姗来迟!我老公还是会坐在餐桌上吃,只是吃完的碗筷就摆在桌上,也不会帮忙收(毕竟他阿嬷都(台语)「做便便」,就养成了他的习惯)(后来这个习惯有被我改掉了)。
其实我们不是不能接受或容忍「等一下」,而是那种「不知道到底还要等多久的不确定感」,才是最让人恼火的!
换成具体说法:「等一下,我还需要 (多少时间) ,做完 (什么事情) 。」
胖比从开始学讲话起,常常就是「妈妈~~」、「妈妈,你来一下~」、「妈妈,我需要帮忙」......,有事叫妈妈,没事也叫妈妈,因为妈妈(主要照顾者)就是他的世界(夸大却真实),什么事都想跟妈妈分享一下。但是最让我感到困扰的时刻有两个:在煮饭和(不)方便的时候!
有次我正在煮饭,听到胖比的呼叫,结果不小心花了太久时间处理胖比的问题,闻到味道才惊觉不妙:鱼烧焦了!幸好未酿成大祸,只是得刷锅和重煮了。这次学到教训,我也趁此机会与胖比讨论。
「妈妈炒菜也是很忙的,如果离开,一不小心,菜就烧焦了,你看是不是?」,胖比看着烧焦的锅,边点头「嗯」。
「这样还要重煮一道菜,你不就要等更久才能吃饭?」,胖比再次点头「嗯」。
「所以妈妈需要你给妈妈一些时间,让妈妈炒完这道菜,等炒完菜,妈妈一定去帮你。」,我给予说到做到的承诺。
「那要多久?」,胖比也很精明地问。
「这样好了,以后妈妈都会说,等一下,妈妈还需要五分钟,等菜煮好,妈妈就会过去!如果妈妈需要十分钟,就会告诉你十分钟」,胖比表示同意。
换个例子来说,当我煮好叫胖比来吃饭时,胖比最初也只会说「等一下」。他可能正在看书、画画、玩玩具或做什么事,但有时人太专注,总是无法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我知道他在专心,也能理解他需要完成手边的工作,只是我也需要他告诉我要等多久。
可以「等一下」,但是可以再说得更具体一点!
例如:「等一下,我还需要 (多少时间) ,做完 (什么事情) 。」
于是我就教他,要告诉妈妈(示范句型)「好,等一下!我正在把玩具组装好/这个部份做完,大概还需要五分钟!」。
当甲方对乙方说「好,等一下!我需要多少时间做完什么事。」,这种句型的效果:
1. 甲方:「好,等一下!」
➡️表示甲方有听到乙方的话。
2. 甲方:「我需要多少时间做完什么事」(如果甲方忘记说出时间,那么乙方可以追问。)
➡️「好,等一下!」,虽然表示有听到,但不见得会放在心上,可能过一会儿就忘记了。但是若需要甲方思考与评估自己所做的事尚需要多少时间,那么乙方交代的事情至少会排入甲方的时程中。
➡️能够给乙方一个确定感!甲方能让乙方知道要等多久,乙方不会等到天荒地老!例如等吃饭等到洗完碗,看看会不会抓狂?!
➡️借由估计时间,也能让甲方提醒自己要注意时间。(不保证每次都会,但能提高胜算)
3. 乙方尊重甲方,让甲方完成手边的工作,并练习等待。
➡️乙方能让甲方完成手边的工作或告一段落,也是尊重甲方的事务与时间。
➡️因为尊重与理解甲方,就能让乙方愿意静下心来等待(i.e., 比较不容易等到抓狂之意)。尤其是对小小孩来说,等待也是需要从小练习的!
➡️如果甲方提出的时间已到,乙方再次提醒时,甲方比较不会不耐烦,因为时间是由甲方自己提出的。
4. 甲方能学习感谢乙方愿意花时间等待的包容。
事实上,这些也都是生活教育与人际互动的重要学习与练习。
如果加上「预告、提醒」的方法,例如「再过 (多少时间) 就要 (做什么事) !」,还会有加乘效果。
例如我会尽量记得在快要准备好吃饭之前,先跟胖比预告「再过五分钟就要吃饭啰!」,提醒他可以开始收尾。同时,如果他觉得五分钟不够,胖比也能与我讨论、协商,例如「可以再加个两分钟吗?」(胖比很爱用这招,有时他真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时只是纯粹想「多」占到便宜,哈哈),通常我都会表示同意(但以一次为限)。
基本上,利用「预告、提醒」加上具体地说明「等一下」(如示范句型),从小我就与胖比互相做这样的练习,养成习惯,便能大大降低争吵或翻白眼的机会啰!
(老婆OS:因为等呒人,真的会火大啊~)
本文转载自《Psyche赛心姬》,原文为:一起练习把「等一下」说得更具体!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