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中俄达成重要共识,瑞士峰会都不去了?

文/熊姐

《环球时报》消息,4月9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俄外长拉夫罗夫。会晤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不考虑俄方立场的情况下,宣扬绝对空洞的、最后通牒式的所谓“泽连斯基和平方案”的国际活动,是完全脱离现实的,没有前景可言。

(拉夫罗夫与王毅)

拉夫罗夫这话似乎在暗示,中俄双方都认为,目前不太可能召开一次由国际社会主导的大会来协商解决乌克兰危机。在随后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希望中方可以做出进一步解释,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回应称,中方支持召开俄乌双方都认可、各方平等参与、能够公平地讨论所有和平方案的国际和会。

另外,王毅在会见拉夫罗夫时,不仅同样表达了这个说法,还特意指出,“无论是一轨,还是二轨,都可以探讨”。

(毛宁回应相关问题)

(毛宁主持记者会)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立场是坚定的,但态度是包容、开放、灵活的,即只要目的是为了寻找解决危机的可行途径,那中方并不排斥任何一种可能性,也愿意积极参与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的一个重要态度,那就是,如果一些国家或组织滥用“二轨”渠道,对俄罗斯、对中国甚至对乌克兰进行胁迫和施压,要求各方接受不公平的方案,那么中方必将坚决反对。

此前,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过中国和瑞士正在推动俄罗斯参加由瑞士主办的“和平峰会”。目前,彭博社等外媒透露的消息是,峰会计划在6月举行,可能会有80-100个国家参与。俄罗斯驻瑞士大使馆则确认,瑞士没有向俄罗斯发出参加峰会的邀请,就算有邀请,俄罗斯也不会参加。再加上拉夫罗夫在北京说的这意味深长的话,可能代表中国也已经与俄罗斯达成共识,双方都不会参加这次瑞士的所谓“和平峰会”。

对于不参加的理由,拉夫罗夫曾经解释称,俄罗斯愿意和谈,但不会在“泽连斯基和平方案”的基础上。而这次中方的表态,与拉夫罗夫的意思看起来非常相近——如果这场峰会能够成为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的平台,能探讨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那么中国就愿意参与其中,为切实推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如果会议成为美国与欧洲国家“控诉俄罗斯、力挺乌克兰”的平台,如同此前西方主导的所谓“和会”那样,那么中国对此兴趣也不大。

(泽连斯基与普京)

当然,这种表态符合中方的一贯立场,无可指摘,不过美国人恐怕是不愿看到的。而且也会让一个美国人显得有些尴尬,那就是9日同样在北京、准备启程回国的美国财长耶伦。毕竟,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美国一直在主张建立“惩罚”俄罗斯的联盟,4月8日还在北京威胁了中方企业和银行,要求中方不得为俄罗斯提供物质支持,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结果,耶伦的话音刚落,拉夫罗夫就与中方达成了不少共识,包括签署了《中俄外交部2024年磋商计划》等重要文件。相比耶伦在中国自说自话,进行了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访问,拉夫罗夫这趟从中国带回的满满成果,应该会让美国人再次心生焦虑。

(耶伦在北京发表讲话)

可那又能怎么办呢?中美关系磕磕绊绊的原因在美国身上,而非在中国身上。中国一直反对冷战思维,反对阵营对抗,愿意与各方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态度;美国人却总是拿出盛气凌人的态度,想要居高临下与中方对话。我们没有关上交流的大门,耶伦想访华也让她来了,她想见的人都见了,想吃的菜都吃了,结果她还是拿不出交流的态度,非要到别人家里放狠话,那也就不能怪我们不吃美国人的这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