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联合声明,“句句不离中国”,欧美联手对抗中国却难掩分歧

近日,《南华早报》报道称,美国和欧盟因中国在芯片产业方面发展而感到“担忧”,并正在合作制定应对措施。作为对中国芯片产业影响力增强的回应,欧盟同意支持美国近期开始的,关于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调查,还将检查欧洲企业从中国购买芯片的行为。

据报道,在上周举行的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的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上,欧盟负责数字政策与竞争的执行副主韦斯塔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均出席了此次会议。韦斯塔格在会议结束时表示,“欧盟将与美国合作,开展一项自愿性调查,目的是为了处理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促进彼此之间的比较研究”。

此外,韦斯塔格还提出了目前芯片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状,以及其在众多电子设备中安装标准的问题。她表示,“这些关键芯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确保它们能够适用于各种设备并且安全无误地被安装?”雷蒙多则强调“目前大约有一半多的传统芯片产自中国”,并声称“中国政府对芯片行业的大量补贴可能会导致市场严重扭曲”。

报道提到,在会议结束后,美国与欧洲联盟联合宣布了一项计划,旨在分享有关“非市场政策及做法”的情报,并共同制定策略以解决所谓的“全球供应链扭曲”问题。具体来说,欧盟计划通过深入调查来探索“中国在芯片生产领域的庞大产能如何对欧洲市场产生影响”,并据此评估该领域的“信赖程度”。

报道还称,在这次持续了两天的会议中,美方代表团在所有声明的开头,均强调了对中国的关注,并在各项讨论中优先考虑到中国的议题。相对于美方的立场,有来自欧盟的消息人士透露,欧盟成员国对于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指出中国持有保留态度。结果,在最终的12页联合声明中,只有三处提及了中国。

报道说,美国和欧盟早在三年前就成立了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被看作是西方世界在全球经济技术标准竞争中,应对中国的一项举措。然而,面对前总统特朗普的“潜在回归”,可能导致欧洲对美国信任度下降,许多人怀疑该委员会是否有足够的生存动力。

在当前全球芯片市场竞争和贸易紧张关系的背景下,有业内人士担心,西方采取限制措施,可能对本地芯片制造商造成伤害。英国芯片咨询公司“未来地平线”的CEO佩恩向媒体表示,“虽然制裁能够暂时延缓中国在芯片领域获得主导地位的步伐,但最终无法彻底阻止这一进程”。

佩恩进一步指出,如果双方互施贸易制裁,那么西方国家很难快速增加芯片产能,来填补因限制中国芯片进口而出现的缺口。他警告说,即便西方国家现在就决定增加国内芯片生产的投资,从开始投资到实际生产出第一批芯片,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针对美西方对中国芯片领域的打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早前回应表示,全球产供链的形成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的自然结果。任何将经济和贸易问题工具化或武器化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还会增加全球产供链的安全风险,最终损害的将是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共同利益。汪文斌还强调,美方应该真正遵守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为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