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和制裁无效? 港媒:中国制造2025远超预期已达86%
港媒:中国制造2025目标实现86%,美国关税和制裁无效。图为大陆国产C919大飞机。(新华社)
中国大陆2015年推出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十年计划,企图用十年时间实现制造业自主创新、实力增强。被美国政府视为威胁,动用关税和贸易大棒极力阻止。距离2025年还有8个月,香港《南华早报》4月30日报导,透过官方及其他权威数据资料梳理得出,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已实现新能源汽车、资讯技术等10个关键领域逾86%目标,足以「证明美国关税和制裁无效」。
报导指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刚刚实施时,中国路上行驶汽车大多来自西方;天空飞机全部由美国波音或欧洲空巴制造;中国许多工厂没有进口机床就无法运转;电脑和手机晶片、作业系统和软体大多来自美国;甚至银行使用的数据库也依赖跨国公司进行编码和维护。
当时,中国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主要生产廉价、技术相对落后的产品。《中国制造2025》试图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制造业透过科技进步,生产出高品质、高科技、高价值的产品。
美国前总统川普2018年透过发动「贸易战」打乱中国的计划。美国时任商务部长罗斯指,《中国制造2025》是「直接威胁」美国。时任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直言,加征关税毫无疑问将直指《中国制造2025》。拜登2021年接任美国总统,延续了川普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对中贸易政策,并更进一步地对中国实施晶片禁令等措施。
在距离2025年仅剩约8个月之际,《南华早报》整理了官方及其他权威数据和资料,分析证实,《中国制造2025》涵盖10个关键领域的超200个目标中,已经实现了超过86%,其他一些目标可能在今年稍晚或明年完成。同时,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一些目标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在资讯技术领域,尽管面临美国及其盟友的打压,中国5G技术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中国在积体电路、通信设备、作业系统、工业软体和智慧制造领域已实现大部分既定目标。虽然中国仍尚未实现最先进的EUV曝光(光刻)技术的产业化,但高端晶片制造已获长足发展。
同时,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工厂和自动化终端,采用大陆国产晶片和作业系统的高端手机成为畅销产品,中国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已超过美国200多倍等等。
在航空航太领域,中国国产C919大飞机开始服役于部分繁忙航线,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垄断。面对美国「沃尔夫条款」等制裁,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完全独立自主,几乎实现了航太领域的所有目标,包括火星登陆探索、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太空站、登陆月球背面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电动汽车不仅价格有竞争力,技术也领先于竞争对手。在大陆国内,中国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数量已超过燃油汽车,自主品牌汽车尤为受欢迎;在国外,中国电动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的热切追捧,推动中国去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在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使中国从追随者转变为领导者。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制出了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洁的燃煤发电机组,以及高温气冷反应炉、钠冷快反应炉、钍基熔盐反应炉等新一代核电技术。
此外,在机器人、农业装备、生物制药、海洋工程等领域,中国设定的目标均已实现。
例如,中企可以自主设计制造出世界最先进的超导磁共振系统,大大降低了中国患者到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的费用;中企研制的抗癌药物开始进入美国市场,且价格仅为西方药企同类药品的几分之一;尽管耕地面积有限,但由于无人机、自动播种机和生物技术的使用,中国生产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蔬菜;中企的机器狗等产品也凭借领先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击败了国际竞争对手。
虽然一些目标还未实现,包括用于电路制造、洲际客机和宽频互联网卫星网路的先进曝光技术。但在2024年,中方又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被视为「中国制造2025」的延续。
如今,面对中国质优价廉的高科技产品,特别是太阳能产品、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电动汽车等,美国和欧盟又在酝酿发动新一轮「贸易战」和制裁。
《南华早报》报导:「这些制裁措施究竟能有多大成效,却值得怀疑。从西方迄今实施的限制措施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有时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