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英簽全球首份AI公約 標榜具法律效力 強調人權與民主價值

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慧国际条约,5日起将开放参与协商的各国签署。(路透)

美国、欧盟、英国5日签署全球第一份针对人工智慧(AI)使用的跨国协定,标榜具法律效力。在此同时,澳洲也计划对高风险的AI研发强制实施「护栏」措施,包含要求须由人类介入与透明度,显示多国都正对AI的潜在风险采取具体行动。

正在打造AI技术的西方三大司法管辖区美国、欧盟及英国,5日签署了欧洲理事会的AI公约(AI Convention),在寻求规范公共与民间体系时,强调人权与民主价值。

这项公约是由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及澳洲等50多国历经两年起草,标榜具法律强制力(legally enforceable),要求签署国必须为AI系统的任何有害与歧视结果负起责任,并要求这种系统的产出必须尊重公平与隐私权,且让AI相关的侵权受害者有法律手段反制。

英国科学创新与科技部长凯尔(Peter Kyle)表示,对AI这种快速进步的创新,跨出跨国协定的第一步很重要,「这是第一份有实质强制力的全球协议,也集结非常不同的国家」。

欧洲理事会主导协商的茱澈(Hanne Juncher)指出,在这份公约5日签署时,十个参与国预料将是首批批准的国家,「这证实(这份公约)远不止于欧洲,这些签署国也超级投入协商……并且满意结果」。

尽管这项协定号称有法律强制力,批评者认为仍缺乏罚金等制裁措施,且主要透过监控这种相对疲弱的执法形式,来评估企业。

澳洲产业与科学部长胡锡克5日也公布针对AI系统的十项自愿遵守新准则,即刻生效,并且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共审议期,以决定未来是否要强制要求高风险的AI研发必须遵循。

另据中央社引述法新社报导,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表示,劳工的财富实际上正以每年数兆美元的规模不停缩减。在探讨全球就业的定期报告中,劳工组织分析来自36个国家的数据,发现2019年到2022年,全球劳动收入总额下降0.6个百分点,此后也一直保持稳定。0.6个百分点乍看之下微小,实际上却代表每年近2.4兆美元的收入缺口,AI威胁薪资,恐造成不平等扩大。

这项研究强调COVID-19疫情是造成劳工所得滑降的主要因素,劳工几乎近五成所得缩减发生在2020至2022年疫情期间,当时爆炸性发展、包括自动化在内的科技进步是全球劳工所得比例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际劳工组织表示,目前劳工仅占全球所得的52.3%,其余则是土地、机械、建物和专利等资产拥有者的资本所得。

美国、欧盟、英国即将签署全球第一份针对人工智慧(AI)使用的跨国协定,强调人权与民主价值。(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