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马习会不只看热闹

「马习会」的召开深受国际肯定,绿营一路追打,不愿认同其中成果,甚至扬言状告马英九总统判国。(图/中时资料照)

马习会受到全球媒体瞩目,台湾新闻媒体之间,更是掀起一场新闻热战。胜负输赢,不能光从新闻报导衡量,报导内容的品质,更是决定优胜劣败的关键。

由于马习会宣布仓促,几近于突发新闻,因此,新闻媒体的平时战力,包括人员装备规模及编采素养与经验,就已经决定了媒体在这场新闻战中的表现。可以清楚看出,小本经营的新兴网路媒体,在作战能量上,当然不如老牌大媒体。

但规模较大的新闻媒体,对马习会的相关报导,在广度与深度,乃至新闻专业的基本表现上,也仍有需要检讨之处。

首先,完整的马习会报导,应该包括会面成因的完整揭露、会面过程的详细描述,以及会后影响的深入剖析。

综观各家媒体的表现,在会面成因方面,显然负责两岸新闻的记者们,事先都没有掌握线索或情报,总以为马即将卸任,在剩余任期内,不会再有任何重要作为。于是,对马习会早已不列入追踪事项,等马习会突然成真时,再来探询会面成因,仓促间已难完整呈现台北、北京和新加坡之间,究系如何达成相关协商。就不说两岸间如何能够避开所有记者的注意而协商会面细节,连李显龙究竟在会前如何出力,甚至是李如何安排与马会面,多数媒体到现在也说不出完整细节,这确实是采访能力不足的显现。

其次,关于马习会谈过程,这么多记者只能挤在一起,拍摄马习握手画面,并报导两岸领导人的公开谈话,对双方究竟在闭门会议中如何交锋,有没有谈到更多实质或敏感话题,也看不到记者有穷尽一切可能探询完整会谈内容的企图心和相关报导。当然,这不是容易达成的采访目标,但记者总要展现企图心才对。至于会面过程中的花絮报导,也许记者和阅听人觉得有趣,但其实并不具有新闻的重要性。

最后,关于马习会的后续影响及各方反应,大多数媒体对两岸及国际上的官方、朝野与学界消息来源的意见,报导不少。但是,仍有部分媒体在呈现这些意见时,出现有闻必录,与自家媒体报导矛盾,或甚至又以特定政治立场,做为筛选意见框架的老毛病。例如,一方面说马总统已明确表示,曾在会谈中讲到一中各表及中华民国宪法;一方面还是刊出若干政治人物硬指马未曾凸显中华民国立场的批评。这样的新闻处理方式,既不专业,也有故意混淆视听之嫌,是最需要检讨改进之处。

(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