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文章:美“军工复合体”变成庞大权势集团

参考消息网7月31日报道 美国“治国方略”网站7月25日刊登题为《是时候告别“军工复合体”这一提法了》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丹·格雷齐尔。文章摘编如下:

是时候告别“军事-工业复合体”即“军工复合体”这一提法了。

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1961年1月17日的离任演讲中创造了这个不朽的短语,意在告诫美国人要警惕“庞大的军方权势集团与军火工业巨头”通过彼此结合“获得不正当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或许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军队与国防工业之间既自私自利又互惠互利的关系。不过他忽略了美国国会在其中的作用,也没有预见到企业利益将以何种方式与维持五角大楼资金流动的各种官僚机构交织在一起。

利益集团相互勾连

尽管“军事-工业-国会-信息复合体”这一说法可能更加准确,但却不太顺口。与艾森豪威尔提出的那个更顺口的版本相同,“军工国信复合体”的说法同样带有合谋的意味。当然,这两种提法都不是单纯的理论假设。

五角大楼、国会、国防工业、智库、游说团体以及得到国防工业赞助的媒体都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这些实体结合到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复合体——更好的表述是“国家安全权势集团”。美国人对于这样一个权势集团从来都不陌生。

美国人会看到,一名退役将军在电视上解释乌克兰军队将如何击败俄罗斯,但前提是美国国会通过最新的巨额援助计划。他没有提到的相关事实包括,他所在的智库得到了某些国防承包商的资助,这些承包商有望从这位退役将军呼吁推动的援助计划中受益。

美国人会看到,另一位将军在军种指挥官任上退役半年后出现在一家大型国防承包商的董事会里。巧合的是,这位将军恰好在一年前宣布,这家国防承包商拿下了价值214亿美元的轰炸机生产合同。

美国人会看到,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一名要员建议政府每年把国内生产总值的5%投入军事领域。可以想见,他没有告诉我们,大部分新增预算将以国防合同的形式流向那些自2019年以来给了他超过53万美元竞选资金的机构。他没有提到五角大楼过去25年来的充足预算为何造就了今天令人遗憾的军队状况。

美国人甚至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看到,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竟然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期间大做广告,并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互动地图,宣传一项军火计划的经济效益。这家巨头希望每个人都知道,国会如果投票阻止该计划,会导致美国失去多少工作岗位。

国防预算浪费惊人

不仅如此,美国民众同样看到了国家安全权势集团上述行为的后果。

美国人看到,一架耗费巨资的战斗机只能在预期的三分之一时间里做好战斗准备;国家耗费600多亿美元设计建造的军舰却因为漏洞百出,导致海军官员急于脱手——美国海军仅仅让其中一艘军舰服役不到五年就将其淘汰,比预期使用寿命提前了大约20年。

从2003年起,美国陆军投入至少80亿美元开发“未来作战系统”,包括一系列可以取代冷战时代坦克、人员运输车和炮兵车辆的装甲车辆。五角大楼于2009年取消该项目,人力财力付诸东流。

过去25年的采购失败案例远不止于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每年国防开支比2000年高出惊人的48%。过去以低得多的经济成本交由军职人员完成的许多工作,五角大楼现在却要依赖承包商。五角大楼分析过一个案例,聘请承包商的成本是交给政府雇员来完成的数倍。

就在党派之争与政治仇恨几乎影响到每一场辩论之际,铺张、低效的国防政策却成了明显的例外。这是因为国家安全权势集团不受党派影响。军火承包商向两党候选人和游说团体捐款,这些候选人之后投票支持增加五角大楼预算和实施军火项目,而游说团体与得到企业赞助的媒体会为军火项目制造舆论支持。

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结构性改革,上述模式几乎必将延续很久。近年来,国家安全权势集团启动了多项重大武器项目。我们如果任由这些项目沿着现有轨迹发展,就会看到五角大楼年度预算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假如国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就不一定出现上述情况。如今,即使造成巨大的经济影响,惊人的失败也会被一笔带过,多数情况下只是添加一个简单的脚注而已,然后准备好被盖上橡皮图章。

这些机构更热衷于塞满自己的腰包,而不是真正维护美国民众与盟友的安全。(编译/刘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