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恢复高层对话 建立危机管控机制

AIT处长孙晓雅表示,连美国自己都在寻求跟大陆的对话和交流。(摘自《大云时堂》)

在今年2月美中气球事件后,美中关系一度降到谷底,几乎所有高层沟通管道都被切断,但最近一段时间,两国重启高层对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就可能抵达北京,显示美中之间虽有竞争,但是交流和沟通、对话仍不可缺少,这是避免因误判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做法。

去年8月,美国前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后,中国宣布暂停与美国在多个领域的双边合作,包括战区领导通话、气候变化商谈、打击跨国犯罪合作及禁毒合作。至今,美中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尚未恢复,一直到去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峇里岛G7峰会会晤时,达成共识,愿就缓和紧张关系而努力,以避免局势失控。

布林肯访华也是两国元首达成协议的一部分,不过,今年2月初,美国宣布在其领空监测到疑似中国侦察气球,引发美国国会议员批评,美方随后并将其击落,布林肯取消访问中国行程,双边关系跌入冰点。

几个月来,拜登政府一直寻求与北京高层对话,以控制紧张局势,5月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和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在奥地利进行闭门会议。最新消息是布林肯18日抵达北京,进行外交会谈。接着,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也可能陆续访华,拜登和习近平可能利用在美旧金山的亚太经合会峰会进行会谈。

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最高峰时,双方虽然在经济上脱钩,但美苏不仅可以对话,甚至也有合作,美苏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天花疫苗,美中两个强权更有必要展开负责任和务实外交。澳洲总理艾班尼斯月初在一场演讲中指出,无论在台海或其他地区,美中无法对话,将会为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开放性的对话,可以作为避免冲突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护栏」,他呼吁两国该尽早重启高层沟通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