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众院提法案 恐加剧对华理解冲突

大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摘自网路)

李海东是大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当代美国外交、中美关系、世界战争史的教学与研究。

美国众议院的两党小组近日提出1项法案,要建立1个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开放翻译和分析中心(OTAC)」,重点聚焦译介诸如中国等对美有重大战略影响国家的重要政策文件。李海东形容为「冷战活化石」,称该提案如落实,可能会加剧美国政界与相关学界在对华理解与认识方面的冲突。

《环球时报》刊出李海东文章。他表示,该提案可说是美国承认其对中国内外政策存在理解严重不足的明证,「理解中国」对美国而言可说是世纪难题。

李海东说,在当下美国对华政策经历大调整且全方位竞争战略定型之时,该提案关于加强翻译与理解中国政策文件的主张,已经难以发挥促成美国国内健康讨论对华政策与矫正的功能,而只能是为已确立的对华冲突政策做煽风点火的注解。

他指出,该提案提出时机的错位与美国已然定型的错误对华政策,意味着该提案已不是旨在真正理解中国政策,而是提供迎合美国政治菁英胃口的「中国行为解读」。

李海东说,这个提案「以译介和理解中国政策之名,行对华政治战与舆论战之实」,试图将冷战时期分析和利用苏联内外政策缺陷达成搞垮苏联的经验,应用于当下的中国,可说是美国在国内与国际层面为煽动「中国威胁论」进行社会动员的又一危险举动。

他指出,美国将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界研究分析特长,反复调校其对华竞争政策的着力点,以达成舆论和行动层面破坏与削弱中方国内稳定与内部凝聚力的效果。

但他也表示,未来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系列受挫,仍存在由一些学者推动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如该提案最终有可能产生让美国政治菁英更理性、冷静看待中国的学者群体,「但那不会是提案者所期待的局面」。

李海东总结,实际上,伴随美国对华政策冲突面的加剧,该提案会使在国际学术与舆论界不断鼓噪「中国威胁论」的美国或其他西方学者更大推动,美国极端好斗的调门很可能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