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园都审过关 斥1.9亿改造盼成「万华表参道」

台北市政府启动改建计划,预计以日本表参道的概念、耗资约1.9亿元重新打造艋舺公园,25日再进都审会审查后决议修正后通过。(黄敬文翻摄)

台北市万华区艋舺公园位在名刹艋舺龙山寺前,但由于老旧、使用率不佳,且近年成为无家者的聚集地,因此台北市政府启动改建计划,预计以日本表参道的概念、耗资约1.9亿元重新打造艋舺公园,25日再进都审会审查后决议修正后通过,不过由于改建案涉及国定古迹,申设单位仍需将细部资料送交文化部审查备考。

艋舺公园始建于2005年初,位在艋舺龙山寺前方,但由于设备、建筑老旧,当地不仅看起来相当萧条,也充斥无家者;为翻转景观,北市公园处提出「艋舺公园景观改善案」,规画耗资约1亿9915万元、初步预计2025年底完工,不过由于后续还须修改送审资料,因此仍有变数。

根据申设单位所提出的艋舺公园改造计划,预计透过中轴景观串联南北两侧广场,并利用植栽设计视觉修正中轴倾斜问题、回廊量体及造型轻巧化处理等,留存大部分回廊结构并更新采光罩,且顶盖采深色玻璃,并拆除南侧部分回廊打开视野空间,朝表参道的概念打造。

不过有委员指出,地坪铺面全为黄色,须考虑是否容易脏污、增加分割地带改变地坪颜色,深色玻璃是否有遮阴、隔热效果也要注意;新工处则提出南侧新设廊道建议增加通行空间。

文化部代表也提出,艋舺公园北侧广场的「美人照镜」水景,除增加浅水池规模,建议可以在范围内设立意象解说牌,贯彻文化教育,也提醒申设单位让未送交审查资料,需尽快送部审议。

最后台北市都发局副局长、都审会主席刘美秀裁示,这是万华地区很重要的公共工程改造,很多万华的民意代表都相当期许,提醒申设单位须注意步道净宽、建蔽率以及绿覆率,中轴线建议尽量多做绿化,回廊玻璃顶盖的遮阴性以及耐热性也需考量,全案修改后通过,后续申设单位需再将细部修正报告送都发局及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