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園改建與無家者共生 新設計打造「台版表參道」

艋舺公园是万华重要绿地及地标,面对龙山寺(红色处),回廊屋顶采黄色设计。图/台北市工务局提供

艋舺公园建于2004年是万华重要绿地及地标,面对龙山寺,下方则有龙山文创基地、捷运龙山寺站。然而,公园近年成无家者聚集地,北市府鉴于老旧、使用率不佳且因应地方需求,启动改善计划。台北市都审会日前预审此改建工程,申设单位采表参道概念设计,仅拆一成回廊,盼各方共生获肯定,该案修正后再送大会审议。

台北市工务局公园处2021年至2023年办理艋舺公园景观改善先期规画,11场地方共识协调、2场工作坊,里长、议员、NGO团体如台湾芒草心、商圈团体等42单位参与达共识,公园提供多元族群使用,留存大部分回廊结构并更新采光罩,拆除南侧部分回廊,延伸龙山寺中轴视野。

公园既有回廊较为封闭且涉及中轴廊带意象,该案1月25日提都审会预审讨论方向。建筑师邱文杰说,空照图可见,现为黄色的屋顶有封闭、尊贵的态势,预计调整中轴线成不对称、移植现有植栽、种植一排枫香树,打造成类似表参道的概念,可办市集等活动,至于回廊拆除不多仅一成,屋顶采深色玻璃,另增警卫室、交通游廊等。

邱文杰说,这是都市设计、社会设计的案子,社会性问题无法彻底解决,能做的是改善环境,符合各方盼保留的空间,提供北市一个新的龙山寺广场,在这前提之下,人的种类会重新洗牌,希望无家者与大众达到共生、相互尊重。

多名委员高度肯定,有人直言许多无家者是自己选择,该区域也有不同人在使用,市府改造艋舺公园就像撞球桌,一颗球撞进去会往某些区域跑,改善的压力与挑战非常大,提醒应规画好区域,否则将衍生新问题。

其他几位委员表示,建筑师将冷漠、像死水般的空间活化,以现代方式操刀并结合传统,创造新的都市纹理;赞成非对称中轴,提供一个视觉焦点,建议两侧树木可多栽种,营造林荫感觉,而原始树木集中在一起,移植前可初步生态调查有无生物栖息;并非所有人会走到表参道,可规画遮荫、遮雨、无障碍等动线。

回廊部分,有委员认为使用者不少为长辈、无家者,黄色屋顶虽不理想,但遮光、舒适度较好,提醒新设计为透亮玻璃,恐有眩光、曝晒状况。也有人说,选择简约、明亮化的玻璃屋顶,会有植物落花、落果造成脏污。

主席说,枫香树在台北鲜少一次全变黄,建议可选择较易变色的台湾栾树、阿勃勒、流苏等。该案兼顾不同层面、属性的人在此活动,如何兼容并蓄是预审初步方向,委员意见提供给申设单位,期待后续发展。邱文杰表示,将依意见修正,再送大会审查。

艋舺公园既有回廊较为封闭,屋顶设计为黄色。记者邱书昱/摄影

艋舺公园近年成无家者聚集地,北市府鉴于老旧、使用率不佳且因应地方需求,启动改善计划。记者邱书昱/摄影

艋舺公园是万华重要绿地及地标,面对龙山寺,下方则有龙山文创基地、捷运龙山寺站。记者邱书昱/摄影

艋舺公园改建工程,预计调整中轴线成不对称、移植现有植栽、种植一排枫香树,打造成类似表参道的概念,回廊拆除不多仅一成,屋顶则采深色玻璃。图/台北市工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