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烧到书市 涉事者作品下架
「#MeToo」潮延烧,已有书店自主将被点名的涉事者作品下架。图为台北国际书展,民众在摊位前翻阅书籍。(本报资料照片)
近期「#MeToo」潮延烧,从政治圈到娱乐、文化圈地雷猛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爆料的会是谁,而此风暴也影响了书市及出版业生态,不仅已有书店力挺运动,自主将被点名的涉事者作品下架,「名人推荐」也出现寒蝉效应。
「#MeToo」运动持续引爆,有读者表示有些书籍虽不错,但看到推荐人或推荐序,顿时就不想埋单。时报出版董事长赵政岷就指出,出版圈习惯在书腰放名人推荐,如今「干脆不找名人,但书印了就印了,名人书大卖却因新闻事件而跌落谷底,过去例证也不少,只能说出版没有必胜公式,春药有时一下子变毒药。」中华民国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理事长吴政鸿指出,书封、书腰放推荐人比例愈来愈低。
据博客来统计,目前被点名者,作品销量还未有明显变动,但已有一些独立书店自发地下架涉事者作品,浮光、春秋、风景书店负责人陈正菁指出,书店虽持续下架这些作者的书,但也不会影响整体销售,「反而最近因为有读者支持我们的立场,特别过来买书支持」。
陈正菁并指出:「透过阅读是非常好的自我治愈,文学和艺术原本是处理所有创作者自身无法排除的『病态』,透过创作来自我省察,而非利用艺术作为借口行使压迫和侵犯。」而此时书店所做的「下架」,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道歉」。
创办「永乐座」的石芳瑜表示,书店确实下架了一些书,「因为首次大规模的#MeToo,我们想要传达的是一种立场」希望站在受害人的一方,支持重视性别正义,但也表示不会无限上纲。
吴政鸿进一步指出,在这波风潮下,业者不免担心已在市面上的书被「烧」到,甚至担心读者怒火会要求各书店或图书馆下架某些作者的书籍,对业者而言,也是莫名遭池鱼之殃。
另外,师大国文系教授祁立峰指出,关于创作者的作品与人品,实是古人就开始关注的问题,但文品不等于人品。
资深出版人陈颖青指出,出版史上诸如叛国者自传、连续杀人犯的告白,乃至希特勒《我的奋斗》等作品代代有人出,并不等于赞成这些人,以出版方角度无需因人品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