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杨长镇致祭抗日志士徐骧 促择地重建纪念公园

客委会主委杨长镇(中)、副县长邓桂菊(右三)6日上午参加徐骧烈士追思会。(谢明俊摄)

客家抗日烈士徐骧纪念公园设在头份市滨江街。(谢明俊摄)

马关条约后日军开始侵台战争,头份在地仕绅徐骧组织抗日「田赋军」,与日军大战12场战役,最后在台南曾文溪畔殉国,至今127年。苗栗县政府与头份市公所、徐氏宗亲会6日在头份市徐骧纪念公园举行追思会,客委会主委杨长镇到场致祭,建议另择地重建徐骧公园,以示敬重,可能落脚尚顺广场旁的艺术公园预订地,县府将进一步研究可行性。

徐骧旧居在现今头份市东兴庄,也就是现今头份人所称的河背地区,徐家宗祠原也设在此地,但后因中港溪泛滥成灾、河床改道,徐家宗亲所有的田地遭洪水冲坏,经过全体宗亲开会决议,放弃头份的田地,带着祖先香火举迁屏东,目前徐骧的后代直系子孙都定居屏东,已有5代。

徐骧生于1858年的头份,18岁时就中了秀才,也曾拜师学武,在家乡教书20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895年日军侵台,徐骧散尽家财,招募乡亲成立「田赋军」,与姜绍祖的「敢字营」、吴汤兴的「新苗军」组成联军,展开多达12场悲壮战役,史称「乙未战争」,徐骧等义军一路败退,当年10月底左右,在台南曾文溪畔遭到日军围攻,徐骧最后带领数10名义军冲搏,被日军的机关枪扫射中弹,壮烈殉国。

杨长镇、苗栗县副县长邓桂菊等,昨赴1年1度的徐骧追思会致祭,有乡亲反映徐骧公园位处偏僻滨江街,道路狭窄,停车不便,市民少有利用公园活动,杨长镇也建议另择地重建徐骧纪念公园,方便市民更容易接近了解徐骧事迹,目前选址地点包括头份市尚顺广场旁的艺术公园预订地,县府与公所将研议可行性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