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虽胜犹败 联合政府有望让印度变得更好
▲ 印度第18届国会下议院选举5日完成计票,莫迪在自己的选区、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Varanasi)虽胜出,但表现并不如预期。(图/路透)
● 丁学文/金库资本管理合伙人兼总经理
如果问起谁是2023年最耀眼的国家?印度当之无愧;但如果问起哪个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最强势,抱歉,那也是印度,印度的莫迪。
首先,恭喜印度,它取代了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经济飞跃更是吸引了全球目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印度比喻为下一个中国。更重要的是,由印度领军的所谓南方国家,在地缘政治纷乱的今天话语权一夕膨胀。
可惜,一觉醒来,6月4日,这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发现印度面目全非,印度人民党BJP失去了过去十年来占据绝对多数的政权掌控,一个必须与盟友共享的新印度正在形成,印度的发展之路突然充满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BJP选举表现不如预期 却能让印度变得更好?
▲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封面故事聚焦刚刚落幕的印度大选。(图/撷取自《经济学人》封面)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封面故事聚焦刚刚落幕的印度大选。在封面设计上,印度橘的封底前,我们看见一副莫迪的竞选广告照片没有贴牢,而且掉下了一角。左上方几个黑色大字「A triumph for Indian democracy一个印度民主的胜利。」
文章在绪论第一篇、Briefing专文第一篇第二篇以及亚洲板块第一篇,文章提及确实,印度,这个全球选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刚刚向我们表明了民主体制可以如何的限制脱离现实的政治精英、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并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
在执政十年后的今天,莫迪原本信心满满可以在今年大获全胜。没想到,6月4日的选举结果不如人意,BJP印度人民党失去了议会的多数席位,联合政府成为莫迪不得不的选择。这不但破坏了莫迪重塑印度的计划,还将使印度政治变得更加混乱,并进一步威胁金融市场。不过,《经济学人》认为这其实却有望让印度变得更好,这降低了印度向独裁倾斜的风险,并巩固了它作为民主支柱的地位,如果莫迪愿意倾听民意,反而可能开辟出一条新的改革道路,并继续维持印度的快速发展。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坚信自己生来注定复兴印度 设法集中权力
▲ 6月4日的选举结果不如人意,BJP印度人民党失去了议会的多数席位,联合政府成为莫迪不得不的选择。(图/路透)
原本,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目标是在拥有543名议员的下议院中,获得370个以上的席位,但结果是部份席位被北方中心地带的地区政党夺走了。那些和他结盟的其他政党人员充满了不可信因素。
这不仅是一场始料未及的混乱,也是对莫迪如何在印度行使权力方式的一个否定。就像《经济学人》新podcast《The Modi Raj》所阐述的那样,莫迪确实是一位非凡的人,出身贫困,接受了印度教优先的意识形态教育,并坚信自己天生注定要恢复印度的伟大。对莫迪来说,印度在伊斯兰王朝、英国帝国主义统治以来一直饱受压制,独立后又受到了社会主义以及联邦制固有混乱的极大影响。
过去十多年,莫迪的答案一直是想方设法集中权力。这意味着塑造自己的品牌、印度教沙文主义和追求经济繁荣来设法赢得选举。在任期间,他的执政方式是利用行政权力推行所有可以促进经济成长和加强印度人民党BJP对权力控制的政策。
无论如何,莫迪确实改变了印度,经济快速成长预计将让印度经济在2027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然而,失业率上升、穆斯林遭受歧视,甚至在险恶的非自由主义下,印度人民党无所不用其极的夺取了机构权力,进行媒体迫害和压制反对人士。
▲ 印度在2019年12月11日通过了《公民身分修正法案》(CAB或CAA),虽保障受宗教迫害的难民,却唯独排除「穆斯林」,进而引发强烈反弹。(图/路透)
今年的选举本应标志着莫迪的统治成功,并大步跨入下一个阶段。事实上,印度人民党确实拥有更多的席位,并在印度较富裕的南部拥有巨大影响力,也渴望在印度中央和邦层面建立统一的权威,这可以让农业等领域的大改革变得更容易,但这也带来了独裁倾向的威胁。印度人民党中的许多人希望建立一个以印度教和印地语为基础的单一民族认同主义,并改变印度的自由主义宪法,他们认为印度的自由主义宪法是来自西方的衰弱遗物。
莫迪确实成功掌握政权,然而,每一次统治总有结束的一天。如果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如预期的成功组成了下一届政府,莫迪将不得不主持一个与其他政党合组的内阁,并面临议会的审查。 对于一个一直同时担任着CEO、拥有重大决策权力的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个难以忍受的变化。 继任者议题早晚会浮上台面,莫迪想要继续第四个任期的可能性也变得较小。
莫迪地位的下降会带来风险。他可以像过去一样对穆斯林进行猛烈抨击,但这会疏远更多印度人民,但可以修复他在基本盘和印度人民党中的权威。联合政府使让大力推动经济变革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小党派会开始扰乱决策,因为他们想分享执政红利。印度的成长不太可能低于6~7%的基本成长率,但福利支出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重要投资的削减。 这解释了为什么股市闻讯下跌了6%。
▲ 反对阵营死灰复燃,让印度成为独裁国家的可能性变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这些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但选举的承诺掩盖了这些危险。反对阵营已经死灰复燃,印度成为独裁国家的可能性变小。 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也缺乏进行许多宪法改革所需的三分之二选票。失望的投资人应该记住,他们的大部分资产价值都将依托未来五年的发展,民主倒退带来的危险不仅是印度人的失去自由。如果强人统治反而激化成任意的行使权力,最终将摧毁他们期待的财产权增值。
莫迪能不能从政治强人转变成拟具共识的建构者?
更开放的政治有望促进2030年前的印度经济成长。这次选举表明,印度人团结在一起是为了印度发展的愿望,而不是他们的印度教身份。解决印度的巨大问题,包括现在的就业机会太少以及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而这又取决于对农业、教育、内部移民和能源政策的彻底改革。由于《宪法》将大部分领域的责任划分给中央政府和各邦联政府,过去十年的集权其实带来了收益递减。因此,下一步改革需要尽快达成共识。莫迪的两项主要成就——税收改革和数位福利——是在前几届政府领导下开始的跨党派共同想法。幸运的是,这不是印度第一次需要成立所谓的改革联盟,印度人民党也不是第一次面临这种挑战。
因此,印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莫迪能不能从一个政治强人转变成为一个拟具共识的建构者。如果他可以这样转变,新政府将确保印度的稳定,并开创一个新型态的印度政治,并带来印度需要的改革,来确保印度在莫迪统治结束后继续前进。对莫迪和印度来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伟大。幸运的是,就算他失败了,印度的民主体制也绝对会让他承担该有的责任。
▲ 这次选举表明,印度人团结在一起是为了印度发展的愿望,而不是他们的印度教身份。(图/路透)
社会、经济问题未解 人口红利恐成人口负债
众所周知,莫迪执政的势不可挡来自于印度经济的腾飞,印度向全球兜售的口号一直都是:「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即使在莫迪越来越强势,印度民主开始倒退的情况下,这个口号依然占据着莫迪政权的主导地位毫不动摇。
不过,成之适足以害之,莫迪的第二任任期政绩已经难掩印度严峻的社会问题。40.8%的人认为低就业率是莫迪执政10年来最突出的难解问题。另外,分别有31%和19.7%的人担心着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问题。同时间,反对党联盟抓住了莫迪政府的软肋,国大党大力聚焦贫富差距、失业率、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分化等现实问题,成功切中了印度人民党执政的薄弱环节,获得印度妇女、青年、农民和少数宗教团体的支持。这虽然未能改变最终选举结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印度人民党的优势。
无论如何,莫迪在即将开启的第三任期中将面临联合组阁、就业困难、宗教矛盾等诸多挑战。对BJP来说,无法单独组阁当然是一记重拳,联合执政的多方位掣肘难以避免。印度政治非常可能会再次陷入悬浮议会,议而不决的治理困境,印度教派的矛盾也可能进一步激化,更重要的是,印度人民党在竞选过程中使用的反穆斯林言论势必将进一步损害印度在全球的声誉。
▲ 如果莫迪没有办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那么所谓的人口红利非常可能会变成莫迪政权的人口负债。(图/路透)
此外,印度GDP中约六成来自服务业,制造业占比目前为止不足两成,有增长、无就业的经济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度,失业率的居高不下、贫富的分化严重将持续困扰着莫迪的第三任期,如果莫迪没有办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那么所谓的人口红利非常可能会变成莫迪政权的人口负债。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经济日报》。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