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有的MCN不仅编故事骗观众,而且骗主播

“我一向都很羞于向大家讨赞,但今天真的希望大家能够一键三连(记者注:网络流行语,指表达对作者的赞赏),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B站博主“猪咪收藏家小柴”(以下简称“小柴”)在作品《中小博主遭遇被机构MCN诈骗了入驻金怎么办》最后的一句话。

最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了《揭秘“流量操盘手”:“点读机女孩”背后的MCN,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机构?》一文,指出部分网红经纪机构(MCN)为了流量,编写脚本,捏造剧情等。调查中,另一个问题浮出水面:部分MCN不仅编故事骗观众,还欺骗与他们签约的主播或博主。

博主讲述:签约门槛很低,报酬一分没有

小柴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是B站上的一名萌宠博主,为自己养的小猫拍了不少视频,在B站上积累了4万多粉丝,偶尔接一点与宠物用品相关的广告。她并不靠做博主谋生,所以不太在意流量,也没有与任何MCN机构签约。

在去年9月,有MCN主动找到小柴。微信聊天中,对方称能帮助她在腾讯视频号拓展,“合作方式很简单,就是和他们签约,把我已经发布的视频也发布在视频号上,既不用我发布他们提供的内容,也不会干涉我拍摄自己的视频。” MCN提出这一合作方式的理由是视频号希望引入类似小柴这样的优秀博主,会给新入驻的账号奖励,MCN就是牵线搭桥。承诺的报酬并不高,第一个月1000元左右。

小柴觉得对方态度比较诚恳,条件也不苛刻,虽然报酬不高,但聊胜于无,就答应了。没想到签约后半个月,小柴的视频发了,但MCN突然与她解约了,她也没有收到对方承诺的报酬。联系对方,先是被告知博主太多,正在一一联系结算,兑付周期比较长;等了许久,始终没有得到报酬,对方也不再理睬她。

“虽然谈不上实质性损失,但被骗的感觉很不好。”小柴开始维权。一开始,她向腾讯举报,却被告知平台无法证实相关账号存在诈骗,无法处理。

于是,她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起诉MCN机构,却发现根据工商登记信息,这家机构早在去年7月就已注销,9月却骗她签约。律师朋友告诉她,无法起诉已经注销的企业,但可以起诉企业法人,不过需要到企业注册地依法申请查询法人的身份信息,然后发起诉讼。

无奈之下,小柴通过视频提醒他人不要上当

“维权成本太高了!”不得已,小柴将自己的经历拍成视频,提醒更多的中小博主提防签约陷阱,“多一个人观看,少一个人受骗”。截至发稿,小柴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8万次,获得了1700多个“赞”。她告诉记者:“中小博主们的基数那么大,骗人的MCN积少成多,也能获得不少的非法收入,不该纵容他们如此行骗。”

MCN合同诈骗有套路

小柴的推测并没有错。企业信息平台启信宝的产业专家介绍,就全国注册在案的3200多家MCN机构统计,去年一年与MCN机构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超过2.5万件,涉案企业近600家;立案信息超过2万件,涉及企业400多家。在相关案件中,合同纠纷的占比不低。而且,这一统计仅针对“身份明确”、仍在经营的MCN,还不包括那些已经注销的机构,或者从事MCN业务、但没有依法进行登记注册的企业。以此估算,有大量博主或主播可能牵涉在MCN机构的合同纠纷中。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当受骗的博主也不少,纷纷通过撰写“笔记”的方式提醒他人不要上当。还有主播向市民服务热线12345投诉,主题也是MCN不兑现承诺,骗取酬劳,却难以维权。

很多博主通过“笔记”记录被骗过程,希望引起行业关注

记者梳理了他们反映的问题,发现与小柴的遭遇非常类似,主要有以下几种套路:

一是不按照合同兑付酬劳。根据大部分平台规定,博主或主播的流量奖励、广告收入等酬劳需要经过MCN支付,MCN会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但不少博主和主播并没有得到对应的酬劳。与MCN交涉,要么被搪塞,要么被拉黑。

二是不兑现承诺。部分MCN在吸引主播或博主签约时,承诺提供各种资源,比如专业指导、广告资源、流量加成等。但在合作中,主播或博主并未获得这些扶持。相反,MCN的要求很多,导致主播和博主压力极大。

三是解约成本极高。有些主播或博主希望与MCN解约,却发现难度不小。部分MCN在合同中设有条款,主播或博主如果签约时没有注意,会发现解约须承担极高的违约成本。

四是签约的MCN资质存疑。不少博主或主播与MCN发生纠纷后,才发现相关MCN的资质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不少已经注销,大大增加了维权成本。

大部分陷阱在合同中就已经设下,博主或主播维权非常困难。最终,他们只能用自己曝光的方式,提醒更多的人不要上当。

各方监管应有机结合

“确实存在相关现象,所以建议博主和主播不要轻易与MCN签约,尤其是有些‘素人’主播并不熟悉法律文书,一定要谨慎。”在某头部MCN工作的钱儒(化名)透露,头部MCN面对的监管压力比较大,所以法务体系相对完善、合同条款的合规性也比较强。但是,“头部机构几乎不与素人主播签约,要么自己孵化账号,要么与已经成熟的账号合作。而那些小机构不一样,它们利用‘素人’急于发展的心理,以及主播、博主与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诱导签约,最终侵害主播和博主的权益。”

另一家MCN机构的负责人王丽(化名)也说,大部分成熟的MCN机构会选择与成熟主播、博主合作,而不是扶持新账号,“对那些新账号、‘素人’,我个人建议自己做内容、积累粉丝,不要急功近利。特别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觉得与MCN签约就能一夜爆红,背后很可能是陷阱。”

在提醒博主和主播注意防范的同时,也说明加大对MCN的管理刻不容缓。业内人士指出,此前针对MCN的监管往往强调不能造假、不能炒作,但未涉及那些欺骗博主或主播的行为。在这方面,平台应当有所作为。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平台对MCN实行“打分制”“积分制”,对出现违规行为的MCN会进行减分、降级,同时有限流、封号、清退等举措。但这类管理仍往往聚焦MCN及其关联账号发布内容的管理,而对MCN本身资质、经营行为的合法性涉及较少。

鉴于此,有必要补上短板。比如,MCN在入驻平台时需要“验明正身”,但对于部分已经注销的MCN仍在开展业务的行为,平台应当设置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清退没资质的MCN。再比如,当博主、主播与MCN就某平台的收入发生纠纷时,作为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平台应当提供投诉举报渠道,并加以调查。

“管理MCN,应该是政府监管、平台管理、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业内人士呼吁。

微信编辑:何夕

还原事实,洞悉真相。

欢迎关注,留言举报!

除了辟谣,这里还关注网络热点,及时回应网友关切,追踪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