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的飞鹰──雷虎小组「炸弹开花」一举成名(一)

1954年,杨信宁第一次驾驶T-33教练机飞到台南,担任第一联队的空军顾问以及喷射机教官。(美军顾问杨信宁生前提供)

「1950年代台湾飞行员的素质与战技,绝对不输给美国空军;环顾当时整个亚洲,只有中华民国空军有过丰富的二战经验,可以和美军并肩作战。冷战时期,在许多方面,我们依赖中华民国空军的协助,他们为盟国执行了许多至今仍然无法透露的任务,我们应该心存感谢。」

──杨信宁中校(Yahn Sidney),前美军驻台南第一联队军事顾问

很少遇到一位军事顾问如此推崇盟国同侪,杨信宁于1954年来到台湾,前前后后在台湾住了21年。每当谈起当年中华民国空军的种种,他就如数家珍。1959年世界航空协会展览,中华民国空军雷虎小组12架F86军刀机演出「炸弹开花」(Bomb Burst),创下了「空前绝后」的世界纪录。事前,主办单位因安全顾虑,特召请已经调回美国本土的杨信宁(Sidney Yahn),飞到现场,设法劝阻雷虎小组取消该项演出,但遭到中方婉拒,结果演出顺利,「雷虎小组」一举成名。

杨信宁于2008年告诉笔者,他于1955年游说当局正式成立雷虎小组时,曾告知中美双方高层:台南一联队飞行员的飞行特技优于当年美军的「蓝鸟(Blue Bird)」及雷鸟「Thunder Bird)。

一直到他去逝的前一年(2016),他在加州的演讲中还提醒美国听众:千万不可因为这些人和我们说不一样的语言,就小看了他们,当年他们之中有些人的飞行技术,胜过任何美国顶尖的飞行员(top gun)。

空军系统迁至台湾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积极的协助中华民国对抗日本的侵略。战后,中国空军共有八又二分之一大队,约七百多架的各式飞机,使得中华民国空军当时的规模及战力在亚洲堪称第二。随着内战的失利,空军于1948年11月,开始有计划地撤退到台湾。而日军历年来在台所建立的基地,就成了他们的新家。

往后的几年间,在新一代的飞行员尚未训练成军前,这批南渡而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飞鹰」,就肩负起了防御台、澎、金、马以及冷战最前线的任务。他们的存在不但护卫了台湾,也是美军当时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伙伴,许多危险而不为人所知的任务,都由他们来执行,当然,也因此为中华民国带来了丰富的战略红利─美援。直至1949年底为止,据估计有上千名的一线飞行人员、近千名官校及幼校的学生,以及上万名的空、地勤人员(领航、机械、电子、通讯)来到台湾,作者称这群人为「南渡的飞鹰」。

1948年夏秋之际,当战局尚未达到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的地步,国府空军就已经启动了全面迁台的计划。这个明确的决定对日后台海的战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得力于相当数量的C-46、C-47空运机队,空军人员、眷属以及重要器材的渡海,得以进行得相当迅速。第一批迁台的机队是「大肚子机队」,即是怀孕的眷属。不少汽油、弹药也空运来台,平均一天有五、六十架次〈陈锦昌蒋中正迁台记〉。时任空运中队长的张光明曾经告诉笔者,那一段时间,他们除了要支援内地战场,还要空运人员、物资甚至黄金、银元赴台,整年昼夜不停地出勤,工作量实超过空、地勤人员体力的负荷。

而位在南京的空军子弟小学,由于大量的眷属迁台,1948年11月,学生人数由1700多人骤降至300多人,基于迁台子弟的教育不能中断,空军总部于是下令学校教师、器材、课桌椅等,也须于年底前经海运迁台。1949年三、四月之际,空军大抵在台湾重新建立了指挥、作战、后勤以及训练系统,而位于西南方的发动机工厂也随后迁到了台中的清水。

空军首重人才,培养一位能征善战的飞行员起码要花上数年的功夫,而且要有足够的飞行时数,而经历过二战洗礼的飞行员,更是空军宝贵的资产;再好的飞机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飞行及修护人员,都无法发挥其战力,有别于其他军种,空军迁台有着以下的特点:

1.撤退行动较早,所以能够井然有序的撤离;修护以及后勤系统也一并来到台湾。

2.绝大部分经历过抗战而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官、飞行员都及时撤离到台湾。

3.1949年进驻台湾各基地的飞行大队,短时间就完成了备战,并且在该年底的古宁头战役中,发挥了陆、空联合作战的功能;该场战役的胜利对台湾造成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4.在学的空军官校以及幼校的学生也集体迁到了台湾。

5.空运机队在整个撤退的行动中发挥了最大的功能,其重要性不亚于抗战期间的驼峰空运。

飞行员及时撤离

1942至1947年期间,美国替中国训练了约2700左右的空军人员,其中又有800人于日本投降前及时回国参加抗战。这批空军人员素质良好,具备了现代空军的条件,受训人员则涵盖了飞行、轰炸、射击、通讯、机械、后勤等各科,因而二战结束后,中华民国空军在亚洲是除美国外,最有战力的一支队伍,而这支队伍大致完整的撤退到台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