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團隊稱找到室溫超導體LK-99 驗證委員會:無證據可證明

南韩研究团队声称找到可在常温常压下,达到零电阻的超导体LK-99,受到国际瞩目。图取自/ScienceCast网站

南韩研究团队声称找到可在常温常压下,达到零电阻的超导体LK-99,受到国际瞩目,然而韩国超导体低温学会验证委员会今天发表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完全没有证据可证明LK-99为室温超导体。

验证委员会今天发表综合国内外验证实验结果的白皮书,指出先前公开主张LK-99具室温超导体性质的两篇论文,其提出的电阻及磁化率测定数据,皆未显现超导体应有的零电阻及麦士纳效应(MeissnerEffect)的抗磁性特征。

白皮书提到,论文发表后,一开始国外进行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虽认同LK-99具有超导体特性的可能性,但后续发表的多数实验论文,皆无法导出具超导体特性的电阻及磁化率数据。而首尔大等8所南韩国内学术机构根据原论文提出方法进行的重现实验中,同样未能重制室温超导体。

验证委员会表示,国内实验无论在低温或室温状况下都未能得到符合超导体特性的结果,虽然有部分样品在接近摄氏100度高温下,电阻率出现急剧变化的状况,但分析之后发现只是杂质样态变化导致。

韩国量子能源研究所代表李硕裴(音译)与高丽大学研究教授权英完(音译)、汉阳大学荣誉教授吴根浩(音译),以及到去年为止任职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的金贤卓博士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今年7月先后在开放上传未定稿论文的arXiv网站发表常温常压超导体相关的两项论文,声称LK-99是能在常温常压下达到零电阻的超导体。

论文曝光后引发国内外关注,也有不少人质疑论文内容造假,最先上传论文的权英完日前在记者会上表示,LK-99并非未显现麦士纳效应,但非常微弱,无法让其本身悬浮;对此,验证委员会驳斥,学界一直以来对超导体的定义就是具有零电阻及麦士纳效应特性,若未能确实显现,就不应该声称其为超导体。

验证委员会认为,这次事件虽引起社会大众广泛瞩目,有助社会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但也因学界与社会、舆论认知的科学发现与科学验证差距引发不必要争议,强调研究团队应在宣称新科学发现时负起验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