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首都与十堰的“双向奔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一泓碧波三千里,连接京堰两地情。2014年12月12日,世纪宏伟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核心水源区十堰与首都北京因水结缘、因水结亲、携手共进,两地紧扣“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工作主线,以协作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各领域协作及交流。十年来,京堰两地合作力度越来越大,10个县(市、区)、133个乡镇结为“亲戚”,为十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智慧管理平台上,山鼎科技工作人员只需要轻点鼠标,就能远程对茅塔河小流域水质进行监管。

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萌介绍,污水处理厂智慧管理平台展示的是茅箭区茅塔河小流域和周边区域的水质,大气质量、生物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目前还能展示茅箭区内重点企业和非重点企业进行相应的监管。

而在2019年以前,山鼎科技对各个点位水质情况的监测,采用的是传统远程桌面和监控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流程管控繁琐,数据安全也难以保证。李萌说,在之前不能对站点真正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况进行收集,只能看到现场是如何运行的,具体现场的水质无法进行远程把控,该问题给他们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实现智慧运营,这是摆在公司面前的首要难题。直到2019年“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北京神州瑞霖环境技术研究院赵东波教授,对企业智慧运营平台建设进行了指导,公司开发出了山鼎智慧运营平台,该平台是一个综合运营管理和运营监控平台。

有了先进技术的加持,山鼎先后攻克了环保领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国家环保数据无线传输等难题,基本实现了小型污水处理站的无人化运营和中型站点的移动智慧运营。

李萌表示,希望山鼎智慧运营平台,在将来能够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追赶国内先进技术的脚步。

连通南水北调起点和终点的,不只有一条1000多公里的水渠,还有许许多多有形和无形的协作项目。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强度板模具冲压成型技术,就是院士专家行的硕果之一。

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主任张荣建介绍,公司之前的产品经常出现开裂、起皱等技术难题,需要十几轮才能整改合格,有了高强度板模具冲压成型技术后,只需两到三轮就能整改合格,生产周期缩短了30%,制造周期缩短了近一半,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2015年前,公司受“高强度钢板冲压回弹”技术制约,年产值仅800万元。转机源自2015年“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和顾国彪来到了企业的生产车间。

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管中心主任杜芳琴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和顾国彪不仅给公司搭建了与院士专家交流平台,企业还成立了院士工作站,院士及团队从技术、市场 、人才培养及企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都给了指导性建议,规避了企业发展中的风险、让企业少走了弯路。

在此之后,公司分别与钟志华及顾国彪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接连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全面实现向新能源、轻量化转型,发展规模也实现几何式增长。

杜芳琴表示,目前企业实现了从传统的模具制造向模具设计与开发制造转变,实现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的全覆盖,达到了产值和销售“双过亿”的规模。

近年来,京堰两地深度开展对口协作“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合作。十堰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北京院士专家团队进行“揭榜”,精准对接,“对症下药”。

市科技局副局长高清平介绍,先后有院士98人次、专家279人次到十堰开展技术指导,聚焦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此外,在十堰的田间地头也有院士专家的足迹和成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在丹江口市兴源生橄榄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王兆山副研究员先后十余次深入公司对油橄榄种植和苗木扩繁进行指导,解决企业技术瓶颈。

丹江口市兴源生橄榄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成华说,油橄榄今年高枝改优后,从以前的不结果,到今年已经带来了20余万元的收益。

清水北上,润泽首都北京;“北智南下”,赋能十堰发展。十年来,京堰携手举办8批次“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3批次院士专家休假活动,18家院士专家在十堰成立工作站,13名院士被聘为“十堰市科学顾问”,90名专家被聘为“十堰市特聘专家”,达成合作协议223个,两地14所高校、181所中小学校、46家医疗卫生单位“手拉手”共发展。

市委人才办主任张璟璇表示,十堰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十年来,北京充分发挥高校和科技资源优势,发动院士专家为十堰400多家企事业单位解决了近800个技术难题,同时培育了6000多人的“高精尖”人才,有效助力了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号

作者:魅力十堰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