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与人才如何双向奔赴?无锡滨湖区发力“山水科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无锡报道

翻开一张无锡市滨湖区的地图,山水东路位于滨湖区山水城境内,全长11.8公里,像一条“珍珠项链”串连起滨湖80%以上的科教资源。

其沿线集聚了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校区、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2所双一流高校和6个省部属科研院所,诞生了“奋斗者”号、“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一大批“国之重器”。

以山水东路为中轴,今年滨湖区启动了“山水东路科创谷”建设。8月9日,在首届山水东路科创谷创新合作论坛上,山水东路科创谷总体规划出炉。

山水东路科创谷将按照“一路两园多节点”整体规划布局建设:“一路”将打通外联环太湖科创圈三省一市的“高速通道”;“两园”为南泉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多节点”为沿线分布的无锡太湖植物园、太湖自然资源博物馆、吴塘门文创园、尧歌里古村以及一系列测试基地、研发基地、创新中心、商业服务配套类项目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吴志强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最强大脑”往往与“最好环境”相匹配。无锡把独特的山水环境和最好的人才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把最好的环境留给全世界最强的大脑。未来还要让最好的大脑带动最好的环境,让软的人才环境和硬的山水环境形成整体。

院所经济

2024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发展院所经济,“一院一策”“一所一园”打破院所与社会、企业的“围墙”,放大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公司溢出”效应。加快山水东路科创谷规划建设,协力打造标杆示范。

山水东路沿线坐落着两所双一流的高校、八家省部署的科研院所,近年来,各类大院大所与各类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交易额近亿元。

从院所到院所经济,关键是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连接起创新链与产业链。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扬坦言,江苏科技成果转化走在全国前列。但从高校院所的评价体系看,存在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研究、轻实际应用的情况。“江苏一共有47个全国优势学科,只有约18个与江苏产业关联度较强,整体而言优势学科与产业关联性不强。”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科研载体缺乏。”东南大学无锡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真指出,如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早在1988年成立,但直到2018年才论证了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至今年才打通了在无锡的8寸MEMS工艺产业链。

在朱真看来,高校的担当在于平台、学科。“有这两大块的支撑,可以输出更多的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

宁德核电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王澍指出,从企业端看,人才也是痛点之一:在理性人的假设下,科研专家认为业务专家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业务专家认为科研专家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而现实中双方的非理性构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挑战。

为托举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论坛上发布了“滨湖人才港”规划:人才港将在科创谷进行选址,以“满足人才的实际需要”为根本、把“注入人才喜爱的要素”为导向,通过整合政务、人才交流、资源对接等方式优化人才服务综合环境。

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罗扬介绍道,为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国家层面建设了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和示范区,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有420多家,国际的技术转移中心有4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类)总数超过1.5万家;也设立了专门的引导资金,国家的成果转化引导资金累计设立了36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达624亿元;还设立了科创板,对成果转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滨湖区也围绕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依托此次活动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定制了“盘点—评估—交易”成果托管服务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介绍道,江南大学与滨湖区此前共同设立的顶级中硕成果转化基金,作为江南大学成果转化基金第一支子基金,三年来已挖掘180多个项目,完成项目投资7项,推动两家企业总部落地。

论坛现场落地了锡创聚力股权投资基金、鼎祺中肃成果转化基金、国联新创知识产权基金3个成果转化基金。

具体而言,锡创聚力股权投资基金总认缴规模44.61亿元,将定向投资于江苏省集成电路(无锡)产业专项母基金及江苏省生物医药(无锡)产业专项母基金;鼎祺中肃成果转化基金主要面向江南大学在食品科技和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国联新创知识产权基金主要面向密集型、价值型股权项目,兼顾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相关行业。

技术转移方面,滨湖区科学技术局与上海技术交易所进行了战略签约。未来滨湖区将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的技术交易网络与技术要素资源,针对区域特点定制“盘点—评估—交易”一站式成果托管服务,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实践中蹚出一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