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20万买黄金,9年后竟然生锈,银行却称与我无关
“银行要对黄金质量负责吗”?山东淄博,男子花20万从银行买黄金,9年后拿出来一看,竟发现黄金已生锈,还有很多黑斑,潘先生怀疑黄金纯度不够,于是找到银行理论,行长竟称他们并非生产商,只是代销售,黄金质量问题与他们无关。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潘先生家住山东淄博,和妻子结婚多年,2010年妻子怀孕,当时夫妻俩非常高兴,便打算买些黄金纪念品,送给即将出世的孩子。
他们来到家附近一家交通银行,随后表明来意,工作人员向他们推荐了一套黄金虎头钥匙,寓意可以锁住平安幸福,里面共有2把黄金钥匙和1个黄金虎头印。
一把钥匙重量为30克,价格为10380元,黄金虎头印价格则为17.9万元,所有东西加起来,价格接近20万,并附有相关证书。
考虑到黄金有增值保值作用,且2010年正是虎年,潘先生大手一挥,直接拿下这一大套黄金制品,回家后他就直接放进保险箱,之后几年再也没拿出来看过。
2019年下半年,黄金价格上涨,均价达到300多元,潘先生就想起当年花20万买的那套虎头钥匙,于是便从保险箱里拿出来看了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潘先生发现,其中一个黄金钥匙,竟然长出黑斑,潘先生当场愣在原地:我是从箱子里直接拿出来的,我说不可能啊!
当年从银行花20万买的黄金竟然生锈,这让潘先生既惊讶又气愤,于是找到银行讨说法,可负责人却说,黄金生锈与他们无关。
见对方如此推卸责任,潘先生决定找媒体曝光,记者看到,金钥匙上有一块花生米大小的锈斑,旁边还有一串小斑,众所周知黄金性质稳定,让人不解的是,这黄金为何会生锈?
潘先生说,发现问题后,他就第一时间找到当初购买黄金的银行理论,对于黄金生锈的事,银行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只说黄金并非银行生产,他们只是代卖。
潘先生认为,即便是代卖,银行作为销售者,也要对黄金的质量负责,在潘先生的一再追问下,行长通过系统查询,发现该款虎头锁的生产厂家名为国金黄金。
行长还向潘先生提供了黄金生产商的联系方式,根据银行提供的信息,潘先生很快就找到相关负责人,然而,对方给出的解释却让他惊呆。
负责人竟称,黄金生锈是正常现象,还让他不要大惊小怪,潘先生对此非常气愤,古墓里的黄金,埋在地下上千年都没生锈,银行买的黄金才放9年就生锈!
到底是工艺不行?还是黄金纯度有问题?为查明其中的原因,记者拨通黄金生产商负责人房先生的电话。
房先生:纯金的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目前市面上没有纯金的,最多就是4个9的,存放不当时,表面会产生红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也和客户解释过,可以给他修复。
对于这个说法,潘先生表示不认同,潘先生说,他买的是千足金,这么高的纯度还生锈,简直颠覆自己的三观,因此他怀疑是黄金纯度有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随后,记者找到权威机构鉴定,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表示:正常的黄金首饰,在常温常压的正常环境下,一般来说不会生锈,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在常温常压下,黄金不会与氧、硫、酸发生反应,刚才这个情况,我们分析后觉得,是生产过程中没有把酸全部甩干,然后用亚克力盒密封起来,遗留的酸在长时间内,可能和黄金发生了一些反化学反应。
不过,专家表示,黄金的具体纯度,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只能通过精密仪器测量,潘先生认为,如果黄金造假,厂家必须假一赔三,赔偿自己60万。
那么,此事从法律上该如何认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3倍。
若黄金纯度不达标,生产厂家即属于欺诈消费者,潘先生自然有权要求退一赔三,听完索赔要求后,厂家找到山东省最权威的黄金鉴定中心。
但潘先生仍不放心,毕竟是同一个省份的,他害怕鉴定中心和生产厂家会沆瀣一气,他又找到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要求他们同步鉴定。
最终鉴定报告出炉,两边的含金量都为999.3,已经达到千足金标准,纯度和证书上一致,但潘先生还是心中不满,毕竟买黄金是讨彩头,现在居然生锈,简直是出洋相。
根据民法典第617条规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请求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等违约责任。
由于制作工艺有问题,导致黄金制品生锈,属于质量不符合要求,据此,潘先生可以要求更换、退货或减少价款,银行和生产厂家需承担连带责任。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