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不法贷款中介趋活跃 多家银行提醒市民勿被设局

“近期有推出个人信用贷,利息很低,先息后本、随借随还的,你可以先过来办理资料录入、锁定额度。”临近年末,薛先生突然收到了一个微信好友申请,申请加为好友的一名女子在验证信息中自称是其同事,而后又称自己是附近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便捷、低息的贷款产品。

事实上,该名女子不是银行工作人员,更不是薛先生的同事,而是助贷公司的营销人员,俗称“贷款中介”。据报道,元旦将近,一方面是银行迎来年终业绩冲刺,另一方面是年底资金结算场景增加,不法贷款中介趁此开始活跃了起来。多位银行工作人员均表示,近期也接到过助贷公司的营销电话。对此,银行发起了反击——近一个月内,已有30多家银行发表声明,提醒客户谨防不法贷款中介设局。

超低利息背后有猫腻

根据薛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上述申请加其为好友的女子称“可以提供年化利率低至2.3%的个人信用贷款”,建议薛先生通过线下录入资料以锁定额度,等需要使用资金时就可以随时提取。在薛先生多次质疑其身份后,该名女子才表示自己是“银行合作方”,坐实了中介身份。

“实际上,不可能有那么低的利率。”一位熟悉不法助贷公司套路的人士向记者揭露,信贷中介往往会打出年化利率低至2%、3%的信贷产品来吸引顾客,等顾客前往现场办理后,又会以顾客信贷资质不足、需加“包装运作”为借口,坐地起价,“高达10%以上的中介费很常见”。

上述人士还表示,不法中介通过灰色信息产业大量获取用户信息,然后使用密集、高频的电话营销来寻找意向客户,并引导至线下办理业务。“由于信息暴露得多,不法中介说给客户听的话,都有可能是‘量身定制’的,比如知道客户刚买了房或者借过网贷,就会告诉客户正常银行渠道不容易放款。”

除了低息,不法中介还会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洗白征信等极具诱惑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不过,这背后往往暗藏猫腻,不法中介收取高额手续费、设置贷款骗局,甚至是以此洗钱行诈等,过往案例已比比皆是。

银行冲业绩中介搭便车

“最近,接到中介的电话是多了一些。”华南某股份制银行对公客户经理林女士向记者表示,年末时点,自己的私人号码也经常接到助贷公司的电话,对方多是推销客户,有些甚至表示可以支付其一定报酬来寻求合作。

“部分助贷公司推荐的客户资质太差,逾期风险很高,所以我会拒绝。”林女士表示,不仅是她,其所在支行的多位同事也接到过类似的营销电话。此前,她曾接触过一些助贷公司提供的客户,审查后发现“客户要么是还款能力不行,要么是相关数据不真实”,因此多数都直接回绝。当然,业内也不乏“图省事、冲业绩”的同行,仍违规与助贷公司合作。

为了打击不法中介,近期已有超30家银行发出相关声明。以国有大行为例,12月5日,建行台州分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及下辖支行从未与任何贷款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企业或个人经营类、消费类贷款业务合作,建行台州分行的线上、线下企业或个人经营类、消费类贷款均由经办网点自行营销办理。

“当前正值银行备战来年‘开门红’阶段,叠加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信贷投放难度加大。为了完成业绩指标,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或客户经理倾向于通过贷款中介来获取客户,导致贷款中介的活动趋于频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