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习近平以「和平」之名介入俄乌战争
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让自已置身于俄乌战争的中心,成为替战争降温的斡旋者,它将印证陆媒赞誉有加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有多大的能量。(图/卫星通讯社)
刚抵达莫斯科的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正进行一场让全球瞩目的超级外交活动,即将展开与俄罗斯总统普丁的关键性会谈。美媒《纽约时报》分析认为,习近平置身于俄乌战争的中心,让自己成为替这场战争降温的斡旋者,它将印证陆媒赞誉有加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有多大的能量。
《纽时》指出,通过帮助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达成协议恢复外交关系,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将自己塑造成一名全球政治家。现在,与普丁见面之后还可能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中国已经提出了这场战争的政治解决方案,尽管一字未提俄罗斯军队是否需要撤出乌克兰这么重要的细节。
中国官员上周五宣布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将这次与普丁会谈为一次「和平之旅」。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一直努力争取成为一个不再由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的领导者,此行关系到这一地位的正当性。中国越来越迫切地寻求这一角色,以回击美国对中国「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
文章指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中国视为有可能起到改变作用的国家,中国有足够的影响力打破僵局。但莫斯科和基辅也非常清楚,如果中国发挥更直接的作用,补充俄罗斯严重耗尽的武器库的话,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局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表示,「就实现和平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伊沙恢复外交关系后,中国更意识到自己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声势驱动下,涉足俄乌战争纷争可能会帮助习近平实现他最紧迫的目标之一:修复中欧关系。要做到这点,习近平可能需要在结束俄乌战争上表现出最大的努力,以获得急于加强与中国经济交往的大国──德国和法国──的支持,进一步运用欧盟来抗衡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分歧。
文章认为,在与习近平会晤时,普丁可能优先要求中国帮助补充军用零部件库存,并增加从俄罗斯的进口,以充实克里姆林宫的战争资金。这会让俄罗斯有机会强调自己并没有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对乌克兰来说,中国一直是一条潜在的生命线,几个月来,泽伦斯基一直寻找机会与习近平通话,甚至透过他的妻子在国际场合向中共代表团转达信件给习近平。
分析人士认为,除非俄罗斯军队面临崩溃,中国不太可能会冒险向莫斯科提供武器弹药。中国政府虽然有支持普丁的准备,但也只会提供支持让他继续掌权,以维持中俄反对西方的统一战线。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与亚洲关系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说,「中国想要的是防止俄罗斯出现灾难性的失败,那可能会威胁到普丁的统治。」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越来越依赖中国,「俄罗斯没有比俄中关系更重要的关系了」。
习近平是否会在访俄期间提出用和平谈判解决冲突、把握沙伊和解的势头还有待观察,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情况不同,两国仍陷在一场血腥的战争中,双方似乎都没有做好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准备。
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凸显出他把美国视作拦路石的想法,随着美国加强与亚太国家安全关系,中国应对这种压力的战略之一是在全球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挑战美国的影响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与中国以前的做法相比,这次迈出了非常积极的一步,「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区域冲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