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周年 重思和平路径

(图/路透)

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已届1年。这场俄乌之间的局部武装冲突,不仅让交战双方损失惨重,拖累欧洲大陆深陷其中,也加剧全球经济衰退,对国际体系亦造成结构性冲击,影响深远。笔者以为,乌克兰危机周年之际应重思和平的意义和路径。

其一,和平是各个国家的最大公约数。每个个体价值的实现、国家繁荣安宁、世界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和平这一基础。和平如同阳光和空气,失去方知珍贵。核时代「一损俱损」的逻辑,让世界更应慎思战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警告说,人类与核武器毁灭世界只有「一个误解」或「一个误判」的距离。

乌克兰危机周年之际,世界需合力阻止地区安全形势恶化,共同寻求「治本」之策。各国在呼吁和平、维护和平、为和平设置「护栏」、建立有效调解机制上还有大量工作可做。

21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重申「支持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24日,再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就停火止战、启动和谈、推动战后重建等提出倡议和方案,并表示中方愿意发挥建设性作用,值得世界重视。

其二、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无论各方立场如何,只要进入战争模式,就意味着「双输」。俄乌战事中,双方阵亡士兵数、死亡平民数、受伤士兵数多达数十万,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破碎、民众流离失所。即便乌克兰受到了西方大量武器援助和声援,即便美国总统拜登亲自访问基辅慰问加油,但是别忘了,战场还是在乌克兰,直面战争的依然是乌克兰人民。

其三、和平的方向盘必须紧握在自己手中。在任何时代,战争都是一国的政策选项,也没有任何事件比战争更能影响一国国运。《孙子兵法》开篇即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和平与战争的天平中间,夹杂着政党私利、军工群体私利和他国私利,如何避免「被绑架」上战场,值得深思。军火商的字典里没有和平;政党的考量或只有选票而未见得是民众长久福祉;在世界地缘政治博弈中,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借这场冲突持续消耗乃至摧毁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德、英等欧洲国家虽追随美国参与对俄制裁和援助乌克兰,但本身亦是这场战事的受害者。

国家间的合纵连横,并不会一成不变,随着国家利益、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也会变化。和平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他国。美国可以策画炸毁「北溪」系列管道,「毁灭台湾计划」是「失言」还是真心话也就真假难辨。对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政党来说,殊为宝贵的都是战略自主。

其四,最好的止战工具绝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而是民族、民众之间深刻的理解交融和连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但止战靠的不仅是战略威慑,还有赢得人心。回看两国战争缘起,北约东扩是导致冲突爆发的最直接原因。如果乌克兰当初没有全面倒向西方,如果俄乌之间能够抓住此前诸多融冰和扭转关系的时机,历史或会改写,同民族兄弟之间相互杀戮的悲剧或可以避免。

和平并不容易,它是人类的一种选择和智慧。和平亦不等同于没有战争,不战只是一种暂时的消极和平状态。为了持久的和平与安宁,世界还需要积极的和平观。透过对话而不是对抗,透过团结而不是孤立,透过整体安全的维护而不是二分法思维下你赢我输的安全观来达到积极和平。周年之际,积极和平任重道远。(作者大陆资深时政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