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出新书:女性需要面对自己在文学作品中的缺席
近日,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的最新小说《恶灵胜地》出版英文版。该小说以一战前夕的一家疗养院为背景,巧妙揭示了性别偏见的存在。这本书对话了20世纪20年代托马斯·曼的《魔山》。在小说中,托卡尔丘克反思了“隐藏的暴力与充斥在我们整个文化中的厌女症”。
纪录片《魔山》(2023)画面。
编译丨申璐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在即。这一奖项在给许多作家带去赞誉的同时,也带给他们难以言说的压力。读者会格外期待他们在得奖之后还会发表怎样的作品。201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小说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也不例外。2022年,托卡尔丘克在波兰出版新书《恶灵胜地:疗养胜地恐怖故事》(暂译,The Empusium:A Health Resort Horror Story)引发广泛关注。近日,该书英文版正式推出。
《恶灵胜地》设定在1913年的一所疗养院。主人公米契斯瓦夫·沃伊尼茨(Mieczysław Wojnicz)曾是一名年轻的波兰工程师。不同于传统刻板印象中的男性,他脆弱敏感,“极度害怕被监视”,与父亲的关系也十分紧张。罹患肺结核后,他来到故事中的这所疗养院静养。整个故事便围绕沃伊尼茨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环境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种种经历展开。同时,小说中融入了不少超自然元素。托卡尔丘克使用她惯用的叙事技巧,在故事中巧妙揭示了性别偏见的存在,并进一步探讨了人类感知的局限性以及人类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这部小说早先就被外界普遍猜测与另一位诺奖得主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代表作《魔山》(The Magic Mountain)有关。《魔山》也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去往山区疗养院的故事,作者通过一系列哲学对话、科学观察与神秘体验最终获得了某种形式的自我认知。托卡尔丘克在新书中也延续了这一“模式”。近日,她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创作这本书的确是在与《魔山》对话。
“从十几岁开始,我已经读了那本书(《魔山》)五六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令我震惊的是,作为一名读者、作为一个人,我被排除在小说之外,无法回答它提出的问题。这让我回想起,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时站在父亲书架前的感受——我看到的绝大多数经典小说只涉及男人之间的问题。我认为这种经历相当普遍:女性必须面对自己在文学作品中的缺席。”托卡尔丘克称,“出于愤怒和怨恨”,她写下了这本新书。
《恶灵胜地》英文版书封。
该书的副标题为“疗养胜地恐怖故事”,暗示了弥漫整个故事的恐怖氛围。从故事开始,托卡尔丘克就刻画出在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之下,还存在一个神秘的“次现实”。温文尔雅的贵族其实是个怪物,田园诗般的小镇隐藏着一个黑暗的秘密。托卡尔丘克利用小说这个工具,试图引导读者理解欧洲文化基础中的深层恐怖。书中许多角色都在言语间流露出对女性的偏见:女性软弱、过于贴近自然、处于进化的早期、被情绪左右,她们无法理解真正的艺术,也无法深入思考任何事情。与种族、国家、文化或政治相比,厌女症是他们所有信仰的核心。
在注释中,托卡尔丘克将“关于女性话题的所有厌女观点”归因于奥古斯丁、达尔文、奥维德、庞德、瓦格纳、弗洛伊德、柏拉图和杰克·凯鲁亚克等不同人士。其小说不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特定人群的“审问”,而是呈现了文化脉络中永恒的厌女症候。
谈及恐怖元素的使用,托卡尔丘克称:“只有恐怖片才能描绘我想表达的主题——隐藏的暴力、充斥在我们整个文化中的厌女症,我们与之共存就像某种持续不断的慢性病,就像一个始终存在、时不时出现来攻击我们的捕食者。”
《Vulture》杂志刊发的一篇书评文章认为,最适合描绘这部小说的词还不是“恐怖”,而是“恐惧”;不是书中任何角色或读者的“恐惧”,而是来自作者本人的“恐惧”。“托卡尔丘克似乎非常害怕读者错过她书中的要点。”文章指出,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生产机制。作者将素材带入作品,而读者将自己代入作品,并与之建立联系,这构成了文学作品持续存在的方式。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为读者留出空间,让他们自己联想并得出各自的结论。
在最近接受的采访中,托卡尔丘克坦言创作《恶灵胜地》的过程于她而言是一种“治疗”。得知获得诺奖后,她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僵硬”“不想被拖向颁奖典礼和各种庆祝活动”。“《恶灵胜地》是一种疗愈:写作当然很重要,但也可以带来乐趣,可以发疯。我打算保持这种态度。”托卡尔丘克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1962年出生在波兰西部绿山城附近的苏莱霍夫,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她在波兰文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曾两度荣获波兰最高文学奖——尼刻文学奖(Nagroda Literacka Nike),四次获得尼刻文学奖最受读者欢迎奖。2018年,其凭借长篇小说《云游》(Bieguni)获得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的布克国际奖。2019年,瑞典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波兰女作家。托卡尔丘克作品风格多变,体裁多样,如今已经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中文、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出版,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1. Has Olga Tokarczuk Been Struck by the Nobel Curse?
https://www.vulture.com/article/olga-tokarczuk-the-empusium-book-review-too-didactic.html
2. Nobel prize winner Olga Tokarczuk: ‘We live with violence and misogyny like some sort of constant illness’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4/oct/05/nobel-prize-winner-olga-tokarczuk-empusium-health-resort-horror-story-we-live-with-the-violence-and-misogyny-like-some-sort-of-constant-illness
本文为编译内容。编译:申璐;编辑:西西;校对:穆祥桐。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写童书的人》广告。
即刻购买《写童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