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姓人】出朽/唐奖典礼的制作美学 文化自信缺席

▲第三届唐奖分别颁给生技医药、永续发展汉学法治奖。(图/记者崔至云摄)

●作者出朽,苦修乐学,喜读书,手不释卷;喜思考,行万里路;爱史学、爱哲学、爱艺术,游走于三岸四地,出入于全球实务与理论,而好发肺腑之言。

唐奖(Tang Prize)最近刚刚成功地完成第三届颁奖,绝对值得庆贺。但唐奖为什么值得庆贺?是不是还有些什么地方可以考虑改进?

就大历史和大环境来说,我始终感到唐奖意义深远。台湾基于历史、地理、文化、政治和经济等等原因,荟萃涵容中华与世界多元文化,所以而提炼出这样一个大器不凡的学术奖。台湾应该好好珍惜;唐奖、台湾与世界要做到相互学习和交互辉映。

唐奖含意深遂致远。唐奖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以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涵养,要求从新视野新思维注入实际的行动与思考。好!

唐奖有感于全球化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固然享受文明的丰厚果实与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人类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气候变迁贫富差距、社会道德式微等等考验。所以,唐奖意在鼓励世人重新省思永续发展的中庸之道,鼓励更多有利于地球与人类的重要研究。好!

唐奖不分种族与国籍遴选出对世界具有创新实质贡献及影响力的成就者。好!

唐奖发轫于东方思想的沃土,以其文化价值精神与世界相互调和,并淬聚人类智慧与全球知识,期待成为二十一世纪永续发展的重要推手,以便为世界之美好贡献力量,展现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好!

唐奖是台湾首屈一指的学术国际级大奖,由台湾企业家尹衍梁个人效法诺贝尔奖精神捐助成立,设置奖项包括「永续发展」、「生技医药」、「汉学」与「法治」,补足诺贝尔奖没有兼顾到的四个领域。每一个奖项的奖金高达约合165万美元,曾是全球奖金最高的学术奖。好!

四大奖项领域考究的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需要的智慧,并勉励时代先驱者以其学说易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共同为世界文明而努力。好!

不说其他,单单说「法治」奖,它的目标是基于人生而平等的信念,期待建立更为普及与完善的制度,借以实践人类及自然之共同福祉。好!

上面评价列出的7个“好”字,加起来是一个没有保留的“好”。并且,我期待唐奖在发源地台湾给台湾带出更多的阳刚之气、更自信、并且更兼容。

▲唐奖颁奖典礼。(图/唐奖教育基金会提供)

我对唐奖目前只做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关乎颁奖典礼的制作美学

中华文化发展到现代,形式内容两方面都被西方搅得失去了自我和自信。可是台湾的可爱,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人力求努力,要保存和发扬原来既有的好东西。

比方说,唐奖的原创设计概念很好。唐奖识别设计由中英文组成,展现出中西融合的风格。 「唐」和「奖」两字,像是两人潇洒迈开步伐,而英文Tang Prize 字样向左右延展开来,与上下的两个中文字,共同形成了劲气内歛而四方开展的架势

但是真心地说,在本届颁奖典礼,我们还体会不太到这些专属原创的中西融合、步伐潇洒、劲气内歛和四方开展的四个形式识别。我们所能够体会到的,固然是在内容要求和价值取向上,唐奖的内核识别十分有力,但很遗憾,这次颁奖典礼还不太能看到这四项形式识别在美学意义上的呈现。

颁奖舞台全体都着燕尾服,几乎毫无例外,这是纯西方。

颁奖过程采用的背景是巴洛克时代的贵族音乐,这是纯西方。

颁奖礼成现场演奏的音乐是莫扎特魔笛序曲,虽然音乐从贵族走向民间了,但这还是纯西方。

除了汉字书法,西方的符号似乎全盘统治了这场颁奖典礼。

上起汉唐,下至民国,华族一直有着自己精美而得体的服饰。今天在西方音乐界,我们经常看到著名顶级大师甚至在一个全西方的节目中去选择穿着黑色而质料上乘的唐装上台演出,并且反应良好。为什么唐奖不可以?

华族在过去百年也已经发展出融合了近现代西方精华而属于自己的音乐,台湾就有许多优秀而大气的本土作品,值得拿出来与世界得奖人分享。为什么唐奖不可以?

这是一个在台湾举办的唐奖,大家穿着燕尾服,听巴洛克和莫扎特音乐,这些,不是会让人陷入错觉:在一个应该已经充满着文化自信的地方而文化自信竟然缺席

这个感受或许不尽然正确,但请唐奖参考,请台湾参考,请台湾的制作人参考,因为文化自信很重要。

唐奖是第一流的国际学术大奖,它必须和它所呈现的文化自信相匹配

人性姓人】系列文章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