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演讲时,瑞典医学家安德森竟单膝跪地举话筒
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在发表演讲时,瑞典医学家安德森竟单膝跪地,为她举着话筒!年事已高、长年奔波的屠呦呦女士坐在演讲台上,孱弱的身躯令人感叹不已,炙热的精神熠熠生辉。
安德森说:“听着大师的演讲,我没有丝毫身体上的劳累。”说起屠呦呦女士,很多人都轻易地想到她在学术上的伟大成就,以及获得的诺贝尔奖。但在成功的背后,却有着不得不说的事情。屠呦呦女士出生时,家人便给她取名为“呦呦”,正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先秦《小雅·鹿鸣》。诗句文意悠悠,这个名字承载着家人的爱。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她在十六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告别学校、告别玩闹的生活,在家里无奈的度过了两年的养病时间。患病的岁月给她带来了痛苦,同时又给她带来了成长,她像一朵小花,病痛则是风雨,风雨吹得花朵遍体鳞伤,花朵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摧残中更加坚毅。从那时,屠呦呦开始理解病人的心理,怀着同情和怜悯之心,心中想着一定要为那些处于病痛的人做些什么。在病情好转之后,天赋和努力让她突飞猛进,这个在周边所有人眼中羸弱的女生鱼跃龙门,考进了全国有名的学府——北大!在北大,她在学习上愈加勤奋,毕业时获得了去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的机会。屠呦呦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专一而长久,窥得中华医学万般,学得药物知识千百。漫长岁月的沉淀让她更加凝实,隐藏的潜能无处释放。1969年,东南亚战场上疟疾对原有的药物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士兵大量死亡,他们大都没有死在敌人的刀枪炮弹之下,而是死在了这隐形的疾病之中。我国出于人道主义,紧急建立起一个专门研究抗疟疾药物的组织,屠呦呦成为“抗疟中草药研究组”的组长。然而事情虽紧,药物创新一事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是应对这困扰世界已久的疾病呢?屠呦呦知道难度之高,但她并没有放弃。数月以来,她奔走各地,寻访名医,查遍古籍经典,只为找到治疗疟疾的药物。终于,整个团队在层层的药物筛选之中,选到了“青蒿”,“青蒿”本身具有极高的抗疟疾价值。“青蒿”发现,让整个团队欣喜若狂。就在此柳暗花明之际,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出现了——“青蒿素”该如何提取呢?新问题的出现让整个团队陷入了低迷之中,因为用上所有已有的办法都无法完美的提取,这意味着还要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就在团队一筹莫展之时,《肘后备急方》出现在了屠呦呦的眼中,其中的一句话让她茅塞顿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让她想到了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的可能。想到就做,叫来其他研究人员找七口水缸装满乙醚,将青蒿放入其中,提取样品。天可怜见,青蒿素被完美的提取出来,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整个实验过程,研究人员没有做任何防护,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屠呦呦更是患上了中毒性肝炎。即便如此,她还是仍然站在第一线上。1972年,她以身试药,没有任何的犹豫,她好像看到了年少时那个生病的自己,心中再也无法忍受仍然站在人类头上嘲讽的疟疾。伟大,在她果敢献身的那一刻,产生了自身的意义。好像不是伟大两个字赋予了她这一行为意义,而是她的这一行为让伟大这两个字,有了意义。她能赢吗?这可是困扰了整个世界上千年的病症啊!事实证明,她赢了,赢了个彻底。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她因此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她就是人间“天使”!这则消息,让我们的视线回到了那些真正为人类进步而付出的人身上,不再拘泥于“流量明星”,也许生命更重要的,不只是热度,还有“脊梁”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