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媒:西方对中贸易形成利益集团 摆脱对中依赖太困难

欧洲政府与企业界在美中关系恶化后,陷入经济是否持续依赖中国的痛苦挣扎。(图/Shutterstock)

欧洲政府与企业界在美中关系恶化后,陷入经济是否持续依赖中国的痛苦挣扎,瑞士媒体发表评论指出,西方国家原以为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能「以贸易促转变」,不料转变的却是西方国家。多年来与中国的紧密贸易关系已在西方社会结成了庞大利益集团,西方若想要摆脱对华经济依赖将会非常困难。

《德国之声》引述瑞士《新苏黎世报》的客座评论指出,西方国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依赖体制竞争对手中国,现在却不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民主政体不像专制政体一样可以专断独行,因此想要摆脱对中国依赖绝非易事。

这篇由巴塞尔大学政治学者威柏(Ralph Weber)撰写题为《自由民主国家的中国难题》的评论指出,西方国家不愿意在一开始就强迫自己的企业在做中国生意时也要为自由民主做出政治努力。但是以党领政的中国当局却会这么做,这就造成了不平等局面。

评论认为,经济界享有充分自由,民主整体就会面临被颠覆的危险,但是政府若强迫企业界,也会危及自由民主政体的基础。如果决策没有法律基础,只是出自过度的安全忧虑,等于是民主政府也采用专制手段。如果修法来加重企业对民主体制的责任,那犹如在刀尖上跳舞,实施起来必须小心谨慎。

评论说,民主政体必须有所作为,也有能力有所作为。这不是要为贪婪的企业家涂脂抹粉,真正的问题要深刻得多。有些人愤世嫉俗地以为,「以贸易促转变」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只不过被转变的并非中国,而是西方民主国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应该是「以贸易促转变」在民主国家激发了一股动能,而政界最终却无法难掌控这股动能。

因此,文章认为,如果自由民主国家想要解决此一难题,就必须发挥自由民主体制自身的内在优势,企业家必须更多地考虑政治风险。经济在自由民主政体中具有重要价值,这是显而易见的。反之亦然,私有财产在专制政体中并没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如果为了经济优势就可以削弱自由民主,就是在整个社会层面混淆了手段与目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是不知不觉地在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