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同意授予波士尼亚入盟候选国地位

法新社报导,俄罗斯攻打乌克兰为停滞多年的欧洲联盟东扩注入新活水。

欧盟担心,如果想要加入欧盟的国家受挫,诸如俄罗斯和中国等其他强权的影响力可能往巴尔干半岛扩张。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10月建议启动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入盟程序后,成员国的欧洲事务部长在布鲁塞尔集会,同意使其取得入盟候选国地位,欧盟领袖可望于15日高峰会中正式签署。

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政治局势长期引发疑虑,300万人口自从30年前毁灭性战争以来,一直面临民族分裂问题,至今仍区分为一个塞族实体和一个穆斯林-克罗西亚联邦(Moslem-Croat Federation),但两者间仅以权力微弱的中央政府机关维系。

1995年的岱顿协定(Dayton Agreement)虽然终结1990年代波士尼亚内战冲突,但是大体上无法提供政治进步的框架,造成该国行政体系功能失调。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已经提出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必须先兑现14项改革优先事项,才能进入下一步正式展开入盟谈判。

欧洲联盟执委会负责睦邻扩大事务执委瓦尔赫利(Oliver Varhelyi)告诉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它现在处在进入欧盟的「关键时刻」。

欧盟曾经表示,在如今僵局下,塞族实体的波士尼亚塞裔共和国(Republika Srpska)阻挠国家机构运作,「几乎瘫痪」改革进程。

塞族领袖呼吁与俄罗斯关系更密切,以及信奉民族主义的塞尔维亚人领袖多迪克(Milorad Dodik)曾经矢言,如果入盟意味波士尼亚更中央集权,将对推动入盟行动横加阻挠,使得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蒙上阴影。

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将加入另外7国的行列,取得入盟候选国地位,这7国分别是土耳其、北马其顿、蒙特内哥罗、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

由于布鲁塞尔会严格评估候选国的改革情况,入盟程序恐耗时数年。相关进程也可能陷入停顿,土耳其入盟案便是如此。

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是最新的入盟候选国,两国于俄罗斯出兵乌克兰4个月后的6月间取得此一地位。

科索沃也已宣布有意于年底前申请加入欧盟。(译者:何宏儒/核稿:林治平)1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