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想打造先进晶片生产线 她呼应张忠谋建言狠打脸

欧洲想要打造本土的半导体供应链,甚至要先进制程晶片产能,遭到欧盟竞争事务负责人泼冷水。(图/达志影像)

欧洲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本月中旬宣布,将在明年提出欧洲晶片法案,目标是 2030 年欧洲制造晶片市占率翻倍,除了生产先进制程晶片,让欧洲也拥有本土的半导体供应链。不过,欧盟竞争事务部负责人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坦言,由于建立半导供应链体需要大量投资,欧洲想要完全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针对各国想要建立半导体自给自足,只会造成成本飙升、技术成长放缓,耗费多少资源也不一定能打造出可以运作的半导体供应链,甚至在11月的APEC视讯会议强调,「自由市场」是帮助解决晶片荒或库存过剩问题的最好答案。

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导致供应链面临瓶颈,晶片严重缺货也导致家电、汽车等商品生产线停摆,重创包括德日等汽车生产大国经济复苏脚步,这也让各国兴起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想法。据CNBC报导,维斯塔格却警告,不要对于这样的计划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维斯塔格表示,半导体自给自足的前期投资的规模,目前来说就不可行,更重要的是,欧洲的生产能力水平与主要生产地相比完全不同。欧洲目前半导体制造的市占率为10%,1990年代曾达到40%。

维斯塔格表示,目前需要更多的成熟制程晶片,包括用于物联网、家电等商品,要建立产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从全球角度如何看待所处的地为,看有谁能与欧洲建立真正的相互合作的关系。

报导指出,欧洲想要推动半导体自给自足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要避免在美中、德中竞合下,打乱半导体供应链稳定,目前欧盟打算与美国合作,确定晶片缺货的真正原因,目标是 2030 年欧洲制造晶片市占率来到20%。

维斯塔格强调,欧洲各国必须向半导体产业提供支援,但目前只能依照成比例方式进行,可以透过签订协议、补贴政策,提高特定制程的产能,但只有在必要才能做,以及维持欧洲在半导体产业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