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离乱故事 让伤痕有出口

《离乱之歌》映后座谈,左起公视纪录观点制作人苏启祯、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石静文、作家张晓风、向明、隐地、王健壮、《离乱之歌》导演齐怡、刘佩怡。(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导演齐怡、刘佩怡合力拍摄纪录片《离乱之歌》,刻划1949年渡海迁台世代的流离人生,而片里的父亲角色,大多是处于沉默状态,齐怡表示,「那是一个时代的伤痕,不只是苦难,因为伤得很重,所以变得沉默。」

齐怡表示,「历史有很多转折和间隙,就是伤痕存在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出口可以抒发出来,就会跟着人一辈子。」齐怡表示,伤痕也是可贵的,「很多眼前无路的答案,都是在伤痕里面,这些作家透过文学将伤痕记录下来,成为很好的纾解和养分,这样的自我转化,成为献给土地的珍贵礼物。」

齐怡表示,她也是外省二代,经常拍摄影片的她,鲜少有机会把镜头对向自己的家人,看自己的故事,一直到父亲离开了、母亲失忆了,她带着「赎罪」的心理拍摄这部作品,「历史就是我们来的地方,里面有很多空白,如果我们不认真面对、跨越这些空白,没有进一步回忆和反省,我们前行的路上怎么可能走得精准而长久?这是我们制作这部作品很大的自我期许和要求。希望留下这些父执辈的身影,让我们有所依归,也让我们更勇敢。」

刘佩怡是外省第三代,她表示,她的爷爷奶奶还没有等到开放探亲就已经先离开了,姥姥和姥爷则是在离开前有返乡过一次,「现在我的爸妈也七十几岁了,拍摄这部作品,对我而言也别具意义,我一直到要播映了才让他们知道,希望这影片对他们也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