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联席CEO、总经理谢永林: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每经记者:潘婷 每经编辑:马子卿
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作为一种能够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长期投资需求的特殊资本,耐心资本对于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统筹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国平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着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壮大发展蓄势赋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累计投入近9.46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平安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248.77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646.34亿元。2024年上半年,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36.05亿元;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170.24亿元。
三十六载沧桑巨变,破浪前行勇立潮头。中国平安从蛇口出发,从单一财产险公司发展到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集团,连续6年排名《财富》世界500强全球保险企业第1位,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服务客户数超2.4亿。
中国平安如何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面对耐心资本命题,保险业应如何作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每日经济新闻》创刊20周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总经理谢永林,就以上问题给出了其见解和看法。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和升级“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次提及“保险”关键词。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目前,保险业资产仅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7%,而国际平均水平约20%。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集团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平安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保险业具有借鉴意义。
NBD:目前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的进展如何?如何通过战略驱动业绩提质增效,引领核心业务发展?
谢永林:公司在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方面的战略清晰,多年的战略坚持也持续为公司、客户、行业创造价值,深化和升级“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布局是管理层当下和未来的工作重心。
在综合金融方面,平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耕个人客户,持续推进综合金融战略,夯实客群经营。个人业务结合集团生态圈优势,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品牌。今年上半年,综合金融从“1.0模式”升级为“2.0模式”,从单纯的交叉销售,升级为以客户为中心,尤其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通过综合金融战略的不断升级,我们的客户黏性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9月末,已有25.1%的客户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这些客户的留存率达98.0%,较仅有1个合同客户的留存率高10.7个百分点。
在医疗养老方面,平安构筑自身的服务壁垒,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差异化的医疗养老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形成独有的盈利模式。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3.6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 10.4万家,合作药店数达 23.3万家。
面对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平安着重布局“保险+居家养老”模式,主要有三大创新之处:一是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用制定标准、集中采购、监督服务来实现高性价比;二是为客户配备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三是打造“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的养老服务,并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务监督体系。
在养老社区建设方面,平安打造“保险+高品质康养”模式,对大量的保单客户和代理人进行了核心需求的归纳,同时结合国际上已经在成功运营的高品质养老社区经验,最终确定平安专属的高品质康养社区标准,打造高品质康养品牌 ——“平安臻颐年”。平安从城芯布局、户型设计、智能科技、适老设计、绿色健康、康养服务等方面建立“平安标准”,提供一站式康养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来展示医养战略的效果,截至2024年9月末,在平安2.40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5个、客均AUM达5.78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9倍。
NBD: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重要部署,为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企业,平安如何践行金融高质量发展?
谢永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工作的“八个坚持”,保险业新“国十条”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与高质量发展”三大主线,对我国保险业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部署。
通过贯彻落实这些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平安集团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路,即:继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继续坚持把服务民生保障、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行动举措上,一是思想上“回归本源”,始终将发挥保险行业的功能性放在第一位;二是策略上“聚焦发力”,坚持主责主业,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围绕“五篇大文章”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三是能力上“夯实底盘”,持续提升资负联动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合规经营能力、数字化经营能力,确保公司行稳致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五方面20项主要指标,在此过程中,保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NBD:中国平安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对投身金融强国、创造民生福祉还有哪些规划和展望?
谢永林:金融是国之重器,也是国民经济的血脉。36年来,中国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创新破局,因此中国平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金融为民,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始终坚持与中国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一是坚持落实保险保障主责,发挥经济减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平安寿险持续拓宽医疗险保障范围、扩大保障人群覆盖、开辟失能险新赛道、布局消费医疗领域,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平安产险开展巨灾风险模型研究,进行气候保险创新探索和自然灾害风险减量服务探索。在农业保险方面,通过探索基本险+附加险+商业险,开发全周期多层次产品体系,提升供给层次性。2023年平安产险理赔金额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23.08%。
二是坚持做好五篇大文章,发挥服务民生、服务实体功能。
在科技金融方面,近年来平安累计引导险资向高端制造、半导体等重点领域投资规模超400亿元,平安产险累计为3.5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5.6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在绿色金融方面,围绕可再生能源、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等绿色产业持续提供金融资源,包括绿色贷款、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等。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248.77亿元,累计为29.7万绿色企业客户提供34万亿元风险保障。
在普惠金融方面,平安产险为近143万小微企业提供了超90万亿元全险种风险保障,日均为骑手等新市民提供专属风险保障95万人次,总保额达6175亿元。
在养老金融方面,平安寿险业内首创“保险+居家养老”模式,服务“9073”养老格局中的90%居家养老人群,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75个城市,累计超15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在数字金融方面,全面深化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等工作,实现提质增效,优化风险防控,2024年上半年,平安AI座席服务量约8.7亿次,寿险核保93%秒级完成,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1亿元。
三是坚持回馈社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事业。中国平安通过打造“村业、村教、村医”为主线的三村工程,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314.06亿元,累计发放帮扶资金(含信贷、发债)1492.88亿元,惠及帮扶地区人口超90万人,消费帮扶超8.5亿元;升级乡村地区卫生所1255所,培训村医11843人,覆盖欠发达地区人口76万余人:援建平安希望小学119所,培训乡村教师超2万名,惠及欠发达地区学生31余万名。
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具备了长期投资的特质,这使得它们成为资本市场中耐心资本的典型代表,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历史上,平安牵头保险团队组成保险投资计划,集体出资约160亿元,作为京沪高铁的第二股东,支持中国第一条高铁、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至今,平安持续不断投入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社会金融、科技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