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重镇的转型之路:天津“进击”智能车联网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观察团 | 出品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将于5月18日至21日在天津如期而至。
和往年相同,天津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的产学研成果,将在世界智能大会上得到集中展示,多位中外政要、学界代表和企业人士也将共话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风向。
地歌网观察到,车联网与智能驾驶的进程和走向,将在大会议程中占据重要一席。
近年来,天津作为曾经的汽车工业重镇,正加速推动汽车产业转型,不断提高新能源车保有率与汽车驾驶的智能化水平。
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因此,借助世界智能大会的平台,西青区已经连续5年举办“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本届世界智能大会,西青区还将与天津市工信局联合主办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主题为“智构车联生态 赋能产业发展”,届时线下规模将达200人,线上达3000人。
当然,车载智能化转型与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是长期主义的事,具体到产品层面,车联网不仅需要更智能的车载终端和路侧设备,更是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环节实现系统化打通。
任重而道远,且看天津市如何全面“进击”智能车联网领域。
产业转型:向智能车联网进军
论造车,天津曾经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隐形冠军”。
1965年,当天津汽车制造厂(简称“天汽”)挂牌成立时,它就是国内“唯三”的汽车生产厂;另外两家是一汽和上汽。
1984年,中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大发”,正是在天汽顺利下线。
2002年,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重组协议。2003年,一汽丰田总部落户天津,相继在天津建立三座整车工厂。
一汽丰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一汽丰田在天津经开区生产基地的整车产能,从2003年的4.95万辆增至2022年的62万辆,占一汽丰田整车总产能的66%。
依托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合资车企,以及2009年引入的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还有配套的上游供应链企业,共同构成天津汽车的基础。
但近年来,国内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厂纷纷加速研发车联网和智能驾驶技术,汽车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
从2015年起,天津市持续引入国能、博郡、艾康尼克等造车新势力,对新能源车企在天津的落地发展持积极态度,虽然一部分新造车项目进展不利,但在转型摸索的过程中,天津市更坚定从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等多方面推进汽车产业转型。
2021年5月,天津市工信局局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大力推进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新的整车项目;配套发展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提升本地配套率。
具体到执行层面,以充电桩为例,2022年天津市在公路沿线、物流集散地和人员密集区加速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全年新增各类充电设施超3000台。
随着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截至2022年6月,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6万辆,新能源汽车千人保有量23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辆)。
不仅是新能源,天津市近年来正加快布局车联网发展,从技术和产业端寻求突破点。
目前,天津市西青区已经成功搭建虚拟测试场、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三级测试服务体系;具体而言,西青区已经在重点区域改造408个智能化路口、在交通安全、通行效率、信息服务等方面构建101个应用场景。
比如,在天津南站、中北镇等区域,现今已有50辆京东无人物流配送车进行示范运营。
从过去传统汽车工业的北方重镇,到如今不断拥抱汽车智能化的转型趋势,天津正借助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优势,从“顶层设计”到企业“接棒”,共同力推车联网与智能驾驶的产业解决方案。
“顶层设计”:助益车联网产业发展
大厂几乎都在做的“车联网”,到底是什么?
顾名思义,“车联网”就是给汽车接入互联网,是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全方位智能连接。
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一样,通过遍布全球的通信基站,还有移动设备里的芯片和中央处理器,人与人通过智能手机大幅提高沟通效率、节约成本,比如异地用户利用视频通话见到对方。
和手机类似,车联网同样能提高驾驶效率,一定程度上还能规避驾驶风险。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技术总监刘琛表示:“车联网能够使车辆及时感知路面交通状态,做出合理的道路规划提示,及时预警道路风险点,降低行车风险,使车辆变得更‘聪明’。”
当然,驾驶车辆更看重安全性,这意味着数据收集与反馈要更精准、更及时,而车联网的精准数据一般是通过路口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采集到的,再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将交通实时信息推送给驾驶人。
显然,实现车联网的背后,一辆汽车要与大规模的交运实时参数对接,再利用中端高效的计算处理设备即时传输给用户,其中涉及大量成本投入,还有需要政企打通的各个环节。
普及车联网需要“滴水石穿”,这一方面,天津市正努力推进车联网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天津市车联网产业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车联网产业链上已有60余家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17亿元。
具体到技术产品层面,与腾讯云合作打造的“智行西青”APP正在小范围投入使用,让驾车用户在手机上就可以及时接收路况等相关数据。
不仅如此,在路侧智能设备方向,天津先导区实现了不少于5家的路侧单元智能网联头部企业的协议互通,这好比:所有说方言的企业设备,到了天津先导区,都要说普通话。
能将技术产品落地、打通技术标准,离不开天津市政府的通力支持与各方企业的深度参与。
在政府端,部门之间正快速打通,消解阻力,凝成合力,为各类项目落地提供支撑。“一个部门完成协调,一天内给出答复,一周内完成施工。”天津大学教授谢辉表示,原先以为要数个月才能解决的流程,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只跑了一栋楼就解决了所有手续。
在产业培育和聚集方面,目前天津先导区已聚集了50余家相关优质企业,包括电子系统制造商经纬恒润、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数据算法供应商中科创达,以及系统集成商天安永泰、东华软件等一大批企业。
正是具备制造、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企业广泛参与,才得以让车联网的前沿探索项目能落地成为可商用的消费级产品。
企业“接棒”:力推车联网成果落地
当你驾驶一辆汽车正要通过路口时,绿灯突变红灯,你只好脚踩急刹车,甚至会遇到晚一步就要闯红灯的尴尬情况。
很多司机朋友可能都遇到上述情况,但当车辆安装了由天津天安永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导航终端后,类似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因为它会温馨地提示你:
“建议加速到XX公里每小时,以顺利通过路口。”
要对路况信息实时监测并将行为决策实时反馈给驾车人,天安永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车内要安装车载终端(OBU),路口和路测还要架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多目摄像头等设备,同时还有即时处理数据的边缘计算平台,并且整个系统要连通交管部门的信号机。
最终,当车辆即将通过路口时,通过路侧单元探测、收集车辆的行驶数据,结合交管部门的信号机数据,经过云端或边缘计算,系统能在距路口150米处给出建议的驾驶速度。
作为车载系统集成商,天安永泰与天津先导区保持着深度合作,而近年来,更多车载智能产业链的企业,正纷纷向天津聚集。
“光‘专精特新’企业一项,每年我们就能拿到两百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窦汝振表示,“既有资金支持,又有政策倾斜,一年内企业营收翻了一倍不止。”
获得“专精特新”补贴的所托瑞安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重要企业,不同于部分大厂力主提供智能驾驶整车解决方案,所托瑞安从确保驾驶安全的维度出发,专注于智能防碰撞系统这一细分领域,同时研发智能线控底盘。
从2014年至今,所托瑞安已经推出了商用电子AEB控制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监控温与胎压的硬件产品,为大型商用车打造全方位“武装到牙齿”的安全防护。
去年9月,搭载所托瑞安自主可控智能驾驶技术的环湖观光车在山东落地。据地歌网了解,正式落地的两款环湖观光车已经达到了L4级别自动驾驶水平。
另一家扎根天津、专注智能驾驶线控技术的天津德科智控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容亿投资领投,锦沙资本、前海鹏晨、智选创投跟投。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德科智控的车规级线控产品已进入数十家主流车企前装供应链,全球主机客户累积交付超180万套优质转向产品。
显然,有顶层政策扶持的支持,才能吸引更多产业链中上游的企业聚集,进一步推动天津车联网的产业升级,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正向循环。
今年年内,天津市还将建设一条全长3.1公里的无人驾驶示范路段,地点设立在天津市中心城区,这将推进天津继续打造“车联网商用第一城”。
改变仍在继续。